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濟南假藥銷售專坑老 3分錢藥丸賣600元

  • 發佈時間:2016-04-22 10:00: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在濟南市市中區體育中心附近一處菜市場,73歲的李蓮霞在犯罪嫌疑人的鼓惑和恐嚇下,花4000元購買了6粒假藥丸。在日前濟南破獲的多起生産銷售假藥案中,李蓮霞的經歷只是數十位老人中的一個,他們共被騙取現金近13萬元。

  據警方介紹,李蓮霞購買的這種假藥丸,是用高度白酒加廉價中草藥和色素製造的,一粒成本價不足3分錢,賣給老人的最高價格達到600元。這些藥丸其實是犯罪嫌疑人從藥店裏購買烏雞白鳳丸、六味地黃丸或跌打丸,然後把這些藥丸搓成若干小長條,切成1釐米左右長短,用梳子齒按上花紋,再涂上黃色的姜粉加工而成,外觀形狀類似于小號蠶蛹,取名為“斷根藥”,號稱能包治百病。

  而負責假藥銷售的犯罪團夥成員一般三五成夥,故意身著苗族服裝吸引眼球。他們先是流竄到人員較為集中的早市,通過發放宣傳單的方式盯上單獨外出的老人,然後噓寒問暖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再將其騙至相對偏僻的臨時售藥攤點,由專門講課的團夥成員向老人授課。

  在授課的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自稱是苗藥的傳人,將製作好的藥酒塗抹于受害老人手部,涂完後稱該藥有奇效,但是副作用較大,必須有解藥配合使用。為了加強藥力,犯罪嫌疑人將去掉外皮的複合維生素藥粒冒充“蛇膽”、“獨家秘方藥”等奇藥,放入藥酒中搖晃融化,以增加詐騙的神秘感並延長聽課時間。

  犯罪嫌疑人一邊宣揚藥酒的奇效,一邊還聲稱自己從出生就被菩薩下蠱,手有神力,自己的手拍到哪個部位,那個部位就會潰爛,不聽勸告和不使用解藥的人,身體就會嚴重潰爛甚至截肢,給老年人造成心理恐慌。碰到容易上當的老年人,犯罪嫌疑人就會將其留下,並宣講更加神奇的祖傳“斷根藥”等藥丸。

  據介紹,為了增加效果,取信老年人,犯罪嫌疑人還會將玻璃瓶摔碎,假裝將玻璃碎片加入自己的“斷根藥”服下,稱該藥可以融化掉體內的玻璃。當在場老年人深信不疑的時候,犯罪嫌疑人再將“斷根藥”隨機喂給他們服用。

  “服用藥丸後,老人就上當了。”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有意謊稱該藥的成本很高,是收費的,每粒的價格數百元,隨即向老年人索要錢財,並稱不給錢就不給解藥,剛剛塗抹的手部就會潰爛,並且還會引來血光之災。“而受害老人處於強烈的恐懼心理,被迫將身上的錢交給犯罪嫌疑人。身上沒帶錢的,犯罪嫌疑人還會安排專門人員跟著老年人回家取錢或到銀行取款。”

  據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李小順交待,他們販賣假藥專門盯著老年人,因為很多老年人身體毛病多,意識不清,容易被“忽悠”。“在被騙的每個老人身上,我們一般都能賣出3至5粒假藥丸。如果不肯買,只要威脅他們,他們就害怕了,最後就把錢交出來了。”

  多年從事老年人維權的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新亮認為,這些販賣假藥的犯罪團夥詐騙手段其實並不高明,只是抓住了老年人的心理特徵,設下各種騙局連蒙帶詐,忽悠老人購買。

  記者通過梳理多個案例發現,當前“坑老”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一是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通過對保健品功效虛假宣傳,誘使老年人以高價購買只具有普通保健作用的保健品;二是消費者主要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網路等方式獲取保健品資訊,鋪天蓋地及長時段滾動廣告宣傳,潛移默化地對消費者“洗腦”,扭曲對商品的認知;三是虛假宣傳多,商家推銷保健品手段多樣。“贈藥”、“免費抽獎試用”、“名醫會診”、“免費旅遊”、“專家講座”都是經營者慣用的手段,甚至雇用“托”在旁邊現身説法。

  “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對低,由於資訊不暢很容易被蠱惑,加上物質生活好轉,手頭上有些閒錢了,他們舍得花錢去買健康,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王新亮説,針對老年群體尤其是空巢老人,要加強宣傳,增強他們用法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王新亮建議老年消費者,一是要謹慎對待以免費幫老年人體檢、舉辦健康講座等為名的“餡餅”;二是老人購買市場上推銷的器械或藥物前,要多與家人溝通,讓家人幫忙把關;三是有病時及時到醫院治療,器械或藥品包治百病實屬“天方夜譚”;四是購買物品時注意保留相關票據憑證,一旦發現上當,老年消費者應及時向消委會投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