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朗飾壁紙專賣店賣雜牌涉嫌消費誤導

  • 發佈時間:2015-06-04 11: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發現:  責任編輯:金瀟

  當“德國朗飾壁紙”的醒目招牌堂而皇之地挂在京城各大家居賣場之時,想購壁紙的人們一定會認為,這些店面都是專門銷售德國朗飾壁紙的專賣店。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德國朗飾壁紙官網認定的授權專賣店裏,都在搭售著各種雜牌産品。專家認為,德國朗飾壁紙專賣店裏搭售雜牌的現象,不僅涉嫌消費誤導,而且折射出壁紙行業渠道管理亂象。

  記者發現:

  德國朗飾專賣店賣雜牌

  “德國朗飾壁紙”的招牌高懸,它賣的是朗飾壁紙嗎?5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北京南城一家賣場的德國朗飾壁紙專賣店裏,發現除了朗飾,還搭售著國産品牌。僅是裝修簡歐風格的臥室,銷售人員就提供了三個國産品牌樣本——北臺、聖莉亞、格瑞沃爾,價格從180元到680元不等。在大門附近的展臺,也堆放著其他國産品牌,如正峰、Full House、Fixed Star等。銷售員稱,這是朗飾壁紙工廠店,可記者看到“非朗飾”的其他雜牌不少於6種。

  類似的專賣店裏搭售雜牌的現象,在朗飾的各個專賣店裏並不是個案。在北京東四環一家賣場的德國朗飾壁紙專賣店的進門右側,約一米長的雙層展示櫃裏碼放著紅紅綠綠的産品樣本,其中英語、法語、中文甚至德文交織,但均不含有朗飾的標識“rasch”,其中夾雜著兩個洋品牌,一個來自美國,另一個來自比利時。

  北京商報記者還發現,德國朗飾壁紙專賣店內的壁紙樣本冊擺放和標識也很混亂,有的雜牌樣品冊被放置在墻邊的櫃子裏,有的則直接與朗飾壁紙樣品冊混在一起;有的專賣店在樣本封面標簽上標明瞭品牌和産地,有的則只標注了風格和價格,樣本冊內部並無任何朗飾的標誌。儘管如此混亂,北三環一家家居賣場內的德國朗飾壁紙專賣店銷售員卻説,他們銷售的壁紙全部都是德國朗飾的産品,不存在其他品牌。

  通過德國朗飾壁紙官網查詢,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調查的幾家北京專賣店都屬於“授權專賣店”。

  業內説法:

  “挂羊頭賣狗肉”可能誤導消費者

  “品牌專賣店,本該是專門銷售某一種品牌的店面,搭售其他品牌,屬於‘挂羊頭賣狗肉’。”一位壁紙界業內人士對德國朗飾壁紙內搭售其他品牌的做法很不認同。

  實際上,搭售是壁紙行業的潛規則。以一個頗為知名的品牌做店面,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內部再搭售其他品牌,這些品牌來源何處,消費者並不知曉。以德國朗飾壁紙為例,人們可以明確地查到“德國朗飾壁紙”的光輝歷史和品牌特徵:創立於1861年,是國家大劇院貴賓廳、釣魚臺國賓館指定專用壁紙。可是,當人們衝著“德國朗飾壁紙”的名頭,走進搭售著各種雜牌的店面時,就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表示,當店內同時搭售多種品牌的産品時,應以醒目的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品牌之間的差別——如果普通消費者用一般注意力無法發現品牌差別,便涉嫌消費誤導。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在部分朗飾壁紙專賣店裏,朗飾壁紙與其他品牌的壁紙在展示位置、産品標簽上並沒有明確的區分。“用某一個品牌作為專賣店名稱,搭售多個品牌的産品,可能給消費者帶來誤導。這種做法不排除是廠家與經銷商合謀忽悠消費者,外國品牌會説在中國有多少家專賣店,國內經銷商則會跟消費者介紹我賣的是外國貨,藉以增加信任度和銷售量。”中國建築裝飾裝修材料協會秘書長兼壁紙專委會會長任長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曾明確指出壁紙專賣店搭售雜牌的行為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的誤導。

  行業怪圈:

  專賣店形式難避渠道亂象

  如果你在家居賣場發現大自然地板、TATA木門、意風傢具的專賣店,根本不用懷疑其中一定賣的是大自然品牌的地板、TATA品牌的木門、意風品牌的傢具。但在挂著“德國朗飾壁紙”的招牌,還是其官網明示的授權專賣店裏,賣的卻不一定是德國朗飾壁紙。這就是壁紙行業普遍存在的渠道亂象。

  在北京東四環一家賣場內的德國朗飾壁紙專賣店裏,銷售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之所以銷售其他品牌的産品,是因為“德國朗飾壁紙的個性太強”,通過引入其他品牌與朗飾形成互補。從事壁紙運營多年的美聯壁紙總經理鮑呈認為,這個銷售員的説法並非空穴來風,壁紙專賣店搭售其他品牌産品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由於每個壁紙品牌産品類型少,産品風格、工藝均有特殊性,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因而任何一個單一品牌的壁紙都難以支撐起一個展廳”。

  壁紙行業渠道混亂還表現在同一個品牌的不同專賣店裏搭售不同的品牌。朗飾大中華區總裁侯凱明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朗飾公司只負責提供德國朗飾的産品,並進行一定的檢查,但沒有對搭售産品進行統一的管理。當記者詢問這種搭售是否會導致其他品牌冒充朗飾産品時,她表示:“這個我們沒有發現。”

  “沒有發現”不等於“沒有”。由於消費者對壁紙本身缺乏了解,專賣店搭售雜牌的模式難免魚龍混雜,一些不法商家可能借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將劣質壁紙與德國朗飾壁紙這樣的品牌産品混著賣,消費者做了冤大頭也並不知情。鮑呈解釋,如果上游品牌商在進行品牌授權時真的可以做到嚴格渠道管理,要求授權店不得經營其他品牌産品,那就可以規避渠道管理的混亂。事實上,品牌商無法這樣要求授權店,一個壁紙品牌的産品結構不足以開出一個專賣店,卻偏偏要採用專賣店形式,就無法跳出渠道混亂的怪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