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草莓打藥毒死蜂群”是謠言

  • 發佈時間:2015-01-16 02:30: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朱海洋  責任編輯:時習

  連日來,一篇題為《一位蜂農的忠告:珍惜生命遠離草莓》的微信被瘋狂轉載,該條微信以蜂農的口吻哭訴“草莓種植戶打藥毒死蜂群”,稱“每年草莓豐收之時就是我們蜂農欲哭無淚之時”,並下結論:“長期吃草莓等於慢性自殺”。此言一齣,水果攤上的當家“花旦”草莓立馬受到影響,銷量和價格都較往年同期滑坡不少。

  該微信所言情況是否屬實?對此,1月9日,浙江省農業廳立即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科普宣傳直通車”活動,邀請新聞媒體走進草莓園現場體驗農産品“産出來”的安全,並在建德市下涯鎮紅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基地,請農戶和專家現場辟謠。

  【傳言一】草莓噴農藥毒死大量蜜蜂

  【回應】棚內氣溫高,外來蜜蜂很少入棚採蜜,許多莓農花錢買蜜蜂進行授粉,生産過程中很少使用農藥

  一見到記者,已有過幾面之緣的公司負責人駱紅群就開始哭訴:“這種説法純屬造謠,就是這條微信,讓我今年頭茬草莓的銷售受到不小影響。”事實上,這樣的謠言每年都有,但由於自媒體的興起,今年的風波來得似乎格外兇猛,這讓種了20多年草莓的老駱憂心忡忡。

  駱紅群所在的建德市是中國草莓之鄉,全市1萬餘人從事草莓生産,産值4.7億元,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市農業局副局長郭順洪告訴記者,近年來,建德草莓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對今年收購價的下降雖有所影響,但顯然造成更大影響的是這些肆無忌憚的謠言。對此,他有些憤憤不平。

  在駱紅群的帶領下,記者走進幾個草莓大棚,卻發現在每個棚中都置有蜂桶。駱紅群告訴記者,草莓屬於花蜜較少的水果,為了減少畸形果的産生,提高品質和産量,許多莓農都是花錢買蜜蜂對莓果進行授粉,一箱蜜蜂300元,是筆不小的費用。所以,生産過程中很少使用農藥。

  “在浙江,草莓種植全部為大棚設施栽培,本身草莓花蜜較少,莓農都靠喂食糖水去飼養蜜蜂,再者棚內氣溫較高,不可能吸引成群的外來蜜蜂進入棚內採蜜。所以,微信中描述的情況根本不符合事實。”浙江省農技推廣中心專家胡美華説。

  【傳言二】過量打藥導致草莓畸形會致癌

  【回應】草莓畸形與光照、溫度等多個因素有關,與激素農藥無直接關聯

  針對草莓出現畸形,專家們表示,這與光照、溫度、濕度、授粉等多個因素有關,與激素農藥無直接關聯;另外,通過個頭和形狀來判斷草莓是否使用了膨大劑也並不完全可靠,而且目前仍無因接觸膨大劑致癌的報道。對於蜜蜂死亡一説,專家則解釋屬自然現象,因為蜜蜂有趨光性,出巢時一旦撞到塑膠棚膜極易死亡,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得知有記者來訪,周邊莓農也匆匆趕來,新安江建偉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鐘俊萍説:“現在對農殘,政府查得嚴,收購商也查得嚴,事實上,我們比消費者更關注品質安全,都是本著‘我能吃,消費者肯定也能吃’的態度在種植管理。但就是一條不問出處的謠言,卻讓我們倍感受傷、束手無策!”

  浙江省農業廳質監處處長王建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浙江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産,加強草莓安全生産技術指導,強化農業防治措施,合理用藥,從源頭上確保産品品質安全;同時,強化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管理,加強品質安全監管,實行産地準出制度,以杜絕不合格産品上市。

  根據部署,1月上旬,浙江對省內10個草莓主産區生産基地的草莓,進行了60種農藥殘留的抽檢,結果顯示所有樣品均為合格。王建偉希望借本報呼籲,農産品品質安全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但網友們在轉發資訊、提出質疑的同時必須小心求證,絕不能誤導消費者,否則傷害的將是整個産業和廣大農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