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用戶被以重下訂單方式詐騙 京東拒回應資訊如何泄漏

  • 發佈時間:2015-01-13 09:3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杜陽  責任編輯:時習

  日前,不法分子通過獲取網購用戶資訊進行的電話詐騙案件開始抬頭。有部分京東用戶在購物後被以“重下訂單”的方式詐騙,記者搜索發現,類似的案件不在少數。

  有市民反映在京東購買物品後接到詐騙電話,對方能清楚將購買者姓名、購買物品和訂單號説出,並以系統升級為由建議其取消訂單重新採用對方給出的連結付款。

  京東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央廣網科技記者採訪時稱,京東已提醒用戶更改密匙、通過手機綁定等提升賬戶安全度。除了自營品牌之外,京東表示跟第三方合作前也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消費者權益保障服務條款。

  記者撥通京東客服電話,對方工作人員表示京東只有兩種情況會給消費者撥打電話:第一種是商品無貨,需要告知消費者;第二種是消費者事先打給京東客服詢問,他們需要做回復。另外,該工作人員表示京東客服電話均以0527開頭。

  此外,京東上週五在其官網上發佈聲明稱,企業不會以QQ方式與用戶溝通,也從未引導消費者進行ATM轉賬以及以訂單無效需為消費者退款為由主動索取消費者銀行卡資訊等。

  不過京東並未明確回應不法分子是通過何種渠道獲取用戶資訊的。

  奇虎360安全專家陳衝對記者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盜取用戶資訊的渠道有三種,一是註冊網站遇到了駭客攻擊,不法分子嘗試“撞庫”(“撞庫”是指駭客通過其他網站已洩露的用戶和密碼資訊,嘗試登陸其他網站,這裡主要針對用戶對多家網站採用同一用戶名和同一個密碼)詐騙團夥獲取用戶資訊後,發給受害者釣魚網站,誘導其退款並將財務打到不法分子卡中,通常很多用戶未察覺到自己受騙。另外是用戶終端中了病毒,所有短信都會被竊取轉發到對方那邊。

  市面上曾出現過利用改號器來模擬企業客服電話讓消費者産生信任的,陳衝認為,如果判斷客服是真假,可以先挂斷電話再回撥過去。

  “洩露資訊要麼是用戶所用終端中病毒,要不就是企業內部員工自己泄漏或者是平臺有安全漏洞。”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央廣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趙佔領表示,“用戶在購物網站下單買東西,如果不是自身原因導致資訊被他人獲取,根據刑法修正案第七條,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倒賣用戶資訊給第三方,這涉嫌刑事犯罪。如果平臺安全漏洞導致資訊泄漏問題,企業不承擔刑事責任,但它跟用戶有服務合同關係,沒有盡保密義務,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第三方合作夥伴泄漏用戶資訊,就不太好判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