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黑護工”憑價格優勢佔有市場 護工新規遭質疑

  • 發佈時間:2014-12-03 15: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龍

  12月1日,福建全省三級以上醫院全部實行醫院護工規範管理試點,醫院將根據臨床需要和患者意願,由病區通過護理員管理機構安排護理員從事陪護工作,住院患者不能私自聘用護理員。另外,凡從事護理員崗位工作的人員,應持有健康檢查合格證明、護理員崗位培訓《結業證書》或中等及以上專業學(職)校護理專業畢業證書。

  禁令的出臺,無疑有利於護工市場規範化管理,但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雖然此前的多家試點醫院已對護工統一管理,但“黑護工”仍舊憑價格優勢佔有市場。與此同時,伴隨著陪護價格的上升,有消費者發出質疑:護工新規是否會淪為“收費新規”,變相地促使護工市場漲價。

  從多方面來看,護工新規能否起到實質性的調整和規範作用,仍舊有待觀察。

  護工搶手高薪也難求

  “找個合適的護工太難了,不僅服務水準不符要求,價格也承受不起啊!”陳先生的父親前段時間癱瘓住院,他夫妻倆都是上班族無法長期照顧,在找護工時,他犯難了,“一天300元,還不太懂得護理常識,只會照看、輸液、喂食等簡單的活。”

  近年來,由於普通家庭子女減少、工作繁忙等因素,護工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護工群體的數量也迅速擴大。以福州為例,目前福州每家三甲醫院中,都有800名左右護工,規模小一些的醫院,護工的數量也有300人左右。據一位從事護工社會化管理的人員介紹,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未經護理培訓的“黑護工”,以個體“遊擊隊”的形式出現。

  與急速上升的市場需求相伴隨的是,陪護價格也在節節攀升。黃先生長期從事護工工作,他説,近十年來,酬勞從起初一天的30至40元漲到現在的300元左右,重病患者陪護以及節假日期間收費更高。

  陪護費用高,服務品質卻參差不齊。據黃先生介紹,他們的護理常識大都通過老護理員的口頭傳授,從沒經過比較系統的培訓。“我們要負責病人吃喝拉撒以及翻身、按摩、行走等基本生活護理,工作較辛苦,對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陪護還要更細心。”他説,家屬嫌貴也沒辦法,需求量很大,他們不怕沒人請。

  據了解,2004年福州市曾出臺了《關於加強護工管理意見的通知》,規定要嚴格選聘護工,做好護工崗前培訓工作。但直到目前,衛生系統只對護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培訓,護工一般由醫院自行管理,對護工方面的職業技能培訓還不規範。由於市場的需求,未經培訓隨意上崗的現象隨處可見。

  規範管理推高價格?

  據了解,此前福建已有13家醫院成為規範醫院護工管理的試點單位,對於護工規範管理,不同的醫院採取了不同的做法。主要有醫院聘用護理員和家屬自聘護理員,以及委託第三方服務公司統一管理等幾種模式。其中,以第三方服務公司委託管理這一模式居多。

  此次出臺的禁令提出,護理員陪護費根據護理員不同的管理方式,可以由醫院統一收取,也可以由勞動仲介公司或護理員收取。由勞動仲介公司或護理員收取的,應參照所在醫療機構制定的護理員陪護費標準執行。實行優質優價,提供差異化服務,滿足不同患者的服務需求。

  “有管理就必然有管理費,這費用最終還得由患者掏。”陳先生認為,規範護工市場的禁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工價格。2011年,泉州成立了護理服務公司,一些後入行的護理員為了獲得穩定的工作機會,會通過服務公司介紹護理對象,公司也從每天的護理費中抽取30至50元不等的仲介費。

  福州一家三甲醫院的護工老李説,以往收的陪護費都落入自己口袋,但轉為護理員後,公司要抽成,工資較之前明顯下降。“收入少了,大家也就沒之前那樣盡責盡力。”

  業內人士表示,規範管理與推高價格存在必然聯繫。“正規的護工管理公司,公司要盈利,要考慮支付護工的社保及營業稅收、公司運營成本,這部分錢必然要從護工的工資裏出。”

  另外,記者走訪發現,“黑護工”目前仍有市場,其優勢是價格。此前的13家試點單位已對護工統一管理,陪護價要比正常收費低30元左右,因此很多家屬都願意找“黑護工”。

  據介紹,“黑護工”的群體主要是親戚和老鄉,分佈在醫院的病房中,只要有新病人入院,他們就會上前推銷,甚至醫院清潔工也會幫忙介紹。

  因此,對於一些護理服務公司而言,雖然和醫院建立了合作的關係,但在需求的源頭上仍被“黑護工”搶了先機。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護理服務公司不得不採取相關優惠措施鼓勵散護工加入。

  不能指望行政強制來一步到位

  對於福建省相關部門此次下發的通知,福建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學院李躍平副院長認為,護理體系完善非常有必要,這是對病人負責,也會減少診治中的意外風險,但不能指望行政強制來一步到位。

  據李躍平介紹,目前,國內每千人只對應2.05個註冊護士,這樣的比例大大低於國外,足見我國護士人數的緊缺。所以,護工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存在,如此就更應該重視他們的從業資質。

  “護工這類人群流動性大、技術含量低,要成立正規的調配公司難度較大。”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家對這類自聘的護理人員沒有統一管理規定,也沒有規定明確的管理部門,規範存在一定難度,目前醫院只能對護工的服務品質進行監督,至於完全的規範化管理還有一定的難度。

  也有分析指出,以前家屬可以自由選擇護工,現在只能接受醫院的安排。如果對護理員不滿意的話,會直接造成病人與醫院之間的矛盾。醫院不能只是簡單託管,這對其管理水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業內人士指出,規範管理護工是個好的方向,但是具體實施還需要從制定標準,培育市場環境做起,讓市場來調節,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而對於管理政策方面,有律師指出,應出臺相關的法規,明確界定護工身份以及護工的主管部門。規範護工市場,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