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三天兩次發現異物 "神秘"外賣店衛生狀況堪憂

  • 發佈時間:2014-10-30 09:08:35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張靜雅 李傲  責任編輯:謝淩宇

老虎廟南路一條街道內,一家外賣店看起來臟兮兮的。張靜雅/攝

  小作坊只留電話不留店址 白領吐槽衛生差

  “吃了三天外賣,兩天吃出異物,這衛生根本沒有保障啊。”在花園橋附近銀行上班的白領楊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她在叫來的送餐外賣中幾次吃出異物。近日在白領聚集區或高校周邊出現不少“神秘”的外賣店,他們通過社區網站或發傳單攬客,只有一個電話號碼,而沒有實體店。北京晨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些外賣店大多藏身小衚同或菜市場內,衛生情況堪憂。

  遭遇 連吃三天兩次發現異物

  “小飯館的飯又貴又不好吃,所以我和同事基本每天都會訂餐。”在花園橋附近上班的楊女士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她從一張在單位門口分發的傳單上看到一家餐廳的訂餐電話,隨即訂餐,誰知連吃三天兩次發現異物。“飯裏竟有頭髮,還有長有短,這誰還敢訂啊。”楊女士告訴記者,她並不清楚這家餐廳的具體位置,甚至是否真實存在,“都是一打電話他們就來送飯,從沒去他家店裏吃過”。

  記者問其他在附近上班的白領,發現其中絕大部分人並不知自己每天吃的外賣是從哪個店送來。王先生拿出他經常訂餐的飯店傳單,記者發現上面的內容只有菜名、價錢及訂餐電話,而未註明餐廳所在地,“還有幾家外賣的傳單也是這樣的,只有一個手機號,只有那種有名的連鎖餐廳功能表資訊才全吧”。

  店主 多以學生和白領為主

  記者致電在首都體育學院附近的外賣店“東坡”,該店主自稱經營外賣生意已兩年多,“每天中午生意最火爆,顧客多是白領和學生。一般我們從上午10點多就開始接單,一天賣個上百份飯不是問題”。該店主坦言,自己並沒有實體店,“我們店裏沒有吃飯的地方,只有做飯的地方”,絕大部分的生意都是靠外賣,並婉拒記者親自到店取飯的要求。

  “我們店主要是賣餃子、麵條和涼菜,鼎好和海龍大廈的很多商戶都向我們訂餐。之前我們在大廈裏發過傳單,現在訂餐的都是老客戶。”另一家在中關村附近經營外賣的店主則明確表示,自己經營外賣送餐已有一年半,中午的送餐服務最少10份起送。“因為菜價便宜,一份20個餃子才賣15元,如果訂的數量太少不值得我們跑一趟。”

  調查 小作坊藏身小衚同和菜市場

  記者昨日走訪花園橋以及中關村附近的小衚同,終於揭開個別神秘外賣店的面紗。根據楊女士提供的線索,記者在老虎廟南路一條滿是小飯館的街道內發現,道路兩側的小衚同中不時傳來飯菜的油煙味,在一條寬不到一米的窄巷中,只見一間出租平房外放著一個煤氣灶,上有4口鍋,鍋下還壓著一張訂餐單,屋內則全是蔬菜。只見鍋周圍全是黑色油垢,灶臺上滿是垃圾,地上的黑水散發著惡臭。“這家每天中午都要拿黃色箱子往外裝盒飯。”周圍鄰居告訴記者,“你別看現在沒人,一到飯點兒,這4口鍋都忙得很,一個男的做飯,另外幾個人送餐。”記者向屋內的人詢問是否是外賣店家,對方一聽便把記者往外趕,“不是不是!快走快走!”隨後轉身進屋鎖門不再出聲。

  而在中關村南路上,記者在一便民蔬菜點中找到兩家藏身於此的外賣店,分別出售餃子麵條和肉餅。這兩家外賣店只是一間不到5平方米的棚子,案板上放著麵糰和雜料,拌好的肉餡暴露在外,蔬菜和抹布一起堆在墻角,在門簾上挂著一張塑膠布,使人難以看清裏面的情形。

  “我們只有外賣,送中關村附近,遠了送不了,人手不夠。訂餐的話,中午10點前打電話來,我們做好給你送過去。”店主告訴記者,這兩天不能送飯,“現在查得太緊,我們沒有證件,不好做。”記者向其詢問是否是指營業執照,店主點頭並未答話。

  記者隨後撥打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熱線96310,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將情況登記備案,會調查處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