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磁條卡易複製“盜刷” 晶片卡相對安全

  • 發佈時間:2014-09-15 08:21:00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國慶長假將至,刷卡購物、境外旅遊等消費風潮也將席捲而來。隨著用卡頻率增高,緊盯著信用卡的盜刷分子們也開始活躍起來。但不少人度假歸來回到家中時,卻收到這樣的短信:您剛剛在某國刷卡消費XX元。這往往會讓境外購物帶來的精神愉悅瞬間消失。據相關數據顯示,某大銀行去年信用卡平均每日盜刷案例為20多例,其中境內無卡盜刷居半數左右,境外無卡盜刷佔了三分之一,而在中秋、國慶期間,單是境內無卡交易盜刷就增加了33.3%。業內人士提醒,在節假日這一刷卡消費高峰期,尤其要注意信用卡盜刷問題。

  信用卡遭“海外盜刷”

  “去年12月的一天,我一開手機就收到好幾條短信,通知我信用卡被刷了近一千元,都是淩晨的交易記錄,可是卡就在我身上。”楊小姐至今還有些沒回過神來,“我愣了一會,馬上打電話讓銀行把賬戶給凍結了,查了一下確實是有刷卡記錄,而且都是在新加坡的消費記錄。”

  楊小姐説:“我之前在新加坡旅遊,有消費購物過。後來才知道,國內信用卡消費時可以選擇設置密碼,但在國外,只要有卡號和信用卡的後三碼或者持卡人簽名,就可以進行消費。可是等銀行處理就需要很久的時間,而且銀行要求先行墊付,卡片也會被凍結,查明情況後再進行處理,卡片才重新使用,我也只能認栽。”楊小姐表示,朋友圈中不只有她一個人碰到過這種情況,“我有朋友也遇到過,後來自己賠了。銀行沒説會墊付,她只好先還上,都半年多了還沒説法。”

  晶片卡相對安全

  “境外盜刷”為何頻頻發生?記者從銀行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磁條卡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非常容易被複製,只要客戶在被犯罪分子處理過的卡槽刷過卡,磁條資訊就可能被盜取。而且盜取資訊並不需要很先進的技術,一套幾百元的設備就能完成。目前,銀行卡欺詐風險主要是不法分子採取非法手段利用銀行自助設備盜取銀行卡資訊,複製銀行卡後竊取資金,或者由於客戶缺乏防範意識,將密碼、卡號通過短信、電話、網路等方式無意間洩露給他人。

  為了保障信用卡的刷卡安全,2011年,央行頒布的《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稱,2013年1月1日起全國性商業銀行均應開始發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不過,晶片卡相對於磁條卡來説更安全,但成本太高。每張磁條卡的成本不過是1元多,而晶片卡成本要40元左右。

  規範消費場所刷卡

  一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負責人表示,持卡人一旦發現自己的卡片被盜刷,第一時間要跟發卡行打電話,説卡片被盜刷了,要求銀行止付,止付之後的損失是由發卡行來承擔的。止付之前,很多銀行都推出了持卡保障。“比如從你卡片被盜刷,我們受理了你的止付申請這一刻,往前推算48小時,這部分的損失簽名交易,有一定的金額限制,銀行給支付。”

  同時,該負責人建議,出境旅遊時,尤其是此類案件多發地區,應該到規範的消費場所刷卡。同時,回國後也應該及時修改密碼。信用卡在網際網路上遭到盜刷,應該由公安部門根據網站資訊取證偵查,提供證明。“可向信用卡中心提供境外大額刷卡卡號對應的信用卡,並提供護照等未出入境證明資料。”一位銀行人士建議。

  近年來還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銀行卡盜刷險”,對信用卡“盜刷”提供保險業務。不過這些保險有諸多限制,為不為自己的銀行卡投一份保險,還需要消費者多加權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