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商品條碼不管商品品質也不防偽

  • 發佈時間:2014-09-10 09:34:2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徐風  責任編輯:時習

  説起商品條碼,人們並不陌生。最熟悉的場景莫過於超市收銀員結算時會掃描條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掃描條碼獲取商品資訊……這都使得購物和消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商品條碼是否可以作為判斷産品品質的依據?能否防偽?答案是否定的。

  眾所週知,商品條碼(簡稱條碼或條碼)是由一條條深色和淺色條形符號及其下方的阿拉伯數字(字母)代碼兩部分構成的符號構成的。條碼符號是將商品的代碼“翻譯”成寬窄不同的條碼供機器識讀,萬一遇到條碼品質出了問題或被污損,以及掃描器出現故障讀取不了條碼資訊的情況,條碼下方的一串數字字符就派上了用場,這些數字可供人們肉眼識別,超市裏的收銀員可以通過輸入數字達到讀取數據的目的,讀取的這些數字與通過掃描器讀取的數據是一致的。

  全球統一編碼且唯一

  條碼下邊的13位數字代碼,是商品在全球通行的唯一的身份證,一個重要屬性就是唯一性。按這個屬性編制的條碼,在全球範圍內不重復,對不同種類、不同規格、不同包裝、不同價格、不同顏色等性質的商品,均應編制不同的代碼。否則電腦系統就會把它們視為完全相同的商品,從而造成價格結算及管理上的混亂。對企業來説,只有印製了條碼的商品才是行銷全球的通行證。

  在國際上,商品條碼標識系統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GS1)統一協調管理,在我國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統一協調管理。GS1全球統一標識系統使産品在全世界都能被掃描和識讀,使全球産品和産品資訊高效、安全傳遞,從而為企業帶來價值。GS1全球統一標識系統可以確保産品身份標識編碼在全球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唯一性。在我國,企業可以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申請廠商識別代碼及申辦企業的標識代碼。獲得廠商識別代碼的企業,可以在廠商識別代碼基礎上編制全球通用、唯一的商品項目代碼。

  上世紀80、90年代後,條碼從最初僅作為商品身份證解決商品的身份識別和零售POS結算,逐漸用於物流、倉儲、生産、貿易交易方、位置等編碼標識管理,還能承載商品的生産日期、批號、位置等更多附加資訊,近年來更在食品安全追溯、産品品質監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移動商務等重點領域得到更深層次的應用。上世紀90年代出現了二維條碼,二維碼在水準和垂直兩個方向的二維空間均存儲資訊,具有資訊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偽性強等優點。我國自行設計研發的“漢信碼”,是一種全新的二維矩陣碼,更適合漢字資訊的表示。

  不含防偽資訊

  條碼另一個重要屬性是無含義性。條碼符號通常並不包含商品價格或防偽等資訊,如果散裝的生鮮食品,如蔬菜、水果、肉類等無法預先包裝,不適合印製原印碼的商品,需要在超市或賣場現場列印出條碼,俗稱店內碼,這種條碼有時包含表示該商品品名及與其重量或價格。如果某些商品貼有追溯碼,這種條碼便整合了商品品名、價格等資訊。

  沒有價格資訊的條碼能夠作為超市結算的依據,是因為商品代碼是進入電腦資訊數據庫的關鍵字索引號,據此可以搜尋該商品的相關資訊,如生産商、規格、數量、價格、生産日期、防偽資訊等等,商品條碼本身並不包含這類資訊。

  商品條碼的基本功能是用來標識物品,其原理是先給某一物品分配一個代碼,然後以條碼的形式將這個代碼表示出來附著在物品上,這個物品可以是用來進行交易的一個商品單元,如一瓶啤酒或一箱可樂,也可以是一個物流單元,如一個托盤。

  無法判斷商品品質

  在應用領域,通常所説的條碼既包括一維碼,也包括二維碼和EPC(中文譯為産品電子代碼)。這些“碼”有一個共同的稱謂:物品編碼。無論哪一種碼,本質上都沒有判斷産品品質和防偽的功能,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發揮一些作用。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有關專家認為,儘管用物品編碼實現判斷産品品質真偽和防偽等作用在技術原理上沒有問題,但實現起來成本很大,最終還要由企業和消費者承擔。物品編碼對物品、資産、法律實體、服務關係的標識作用還有很大的發揮餘地,充分發揮物品編碼的標識作用,可以為國家、企業和消費者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