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消費案例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稱生鮮乳7年100%合格 消費者仍不放心

  • 發佈時間:2015-08-20 07:22: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來自中國奶業協會的最新數據令人尷尬——目前我國牛奶産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乳品進口量佔比卻接近我國乳品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農業部部長韓長賦8月18日介紹,稱農業部連續7年實施生鮮乳品質監測計劃,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保持在100%,規模牧場的生鮮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於國家標準。(《北京晨報》8月19日)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後,儘管行業監管、標準日益完善,國産奶品質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乳品進口量佔比仍接近我國乳品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有消費者也明確表示“國産奶讓人不放心”。國産奶品質既已大幅提升,為何還不能讓部分消費者放心,為何還難以回到過去的市場份額?對此,有關方面仍需反思。

  “7年來生鮮乳三聚氰胺等檢測百分之百合格”,這確實是了不起的進步,但國産奶品質之變仍未得到很多消費者認可,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對消費者“傷害”太深,修復消費者對國産奶的信心需要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承受不起“問題奶”的傷害,所以寧願花高價來買“洋奶粉”。當然,也不排除,部分消費者“崇洋媚外”,這也導致國産奶的復蘇之路異常坎坷。除上述原因外,消費者對國産奶不放心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如國産奶系列産品的品質沒有完全實現百分之百合格,消費者對此就有擔憂。

  “生鮮乳7年檢測百分之百合格”並不表明市場上銷售的所有國産乳製品的品質都百分之百合格。根據《生鮮乳生産收購管理辦法》的定義,生鮮乳是指未經加工的奶畜原奶,它變成各種乳制消費品需要經過生産、加工、運輸等過程。所以,終端市場上各種國産奶製品的品質是否百分之百合格,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即使所有國內正規廠家生産的國産乳製品的品質都是合格的,但消費者還會擔心假冒偽劣乳製品傷害自己,因為假冒偽劣乳製品在我們身邊並未絕跡。何況,某些正規廠家生産的乳製品偶爾也會出現問題。例如,光明乳業這家上海老牌乳企在2012年5個月內6次被曝品質問題。因為消費者一般不會直接飲用生鮮乳,所以“7年100%”很難打動消費者。

  更重要的是,由於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容易讓消費者産生消極聯想。譬如,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容易讓消費者聯想:其他食品是否也有品質問題?因此,要想讓消費者放心國産奶,必須改善大的食品消費環境,提升國産食品整體品質的水準。雖説“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即將實施,但考慮到食品安全形勢複雜,公眾一時仍難以樂觀起來。

  我國進口奶粉從2008年的14萬噸激增至2014年的105萬噸,6年增長6倍多,這意味著過去有關報告宣稱的“國産奶粉‘史上最好’”、相關行業協會所説的“國産奶粉標準世界最嚴”,實際上都沒有最終改變消費者對國産奶粉的看法。所以,讓消費者重新認可國産奶粉仍然任重道遠,有關方面要做好繼續打“持久戰”的準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