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消費案例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電商化:警惕“泡沫先於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0-20 15:58: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龍

  鋼鐵等大宗商品流通正加速與電商平臺對接,這一勢頭牽涉國內生産資料領域的流通改造,具有戰略意義。多位業內人士提醒,應警惕這一改造過程陷入“泡沫先於發展”的尷尬局面。

  據相關的行業統計數據,去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已超10萬億元,中國經濟的電商化指數已超10%。相關專家認為,這説明,中國經濟電商化已從過去一種局部的經濟現象,擴展為全局性的經濟現象,從流通業擴展到製造業,並進一步擴展到服務業和金融業。

  在每年10萬億元的電商交易額中,B2B領域已佔到八成左右,遠超過紅紅火火的消費品電商B2C(企業與消費者間)的規模。而B2B目前還遠談不上進入發展期,最多只是起步期。國內鋼鐵電商起步較早的上海鋼聯總裁朱軍紅等人士認為,從中可以看出B2B的潛在體量十分龐大。生産資料領域的大宗商品流通一旦順利進入電商化軌道,對國內産業鏈的重整,影響將會很大。

  在目前國內工業行業B2B的發展中,鋼鐵電商發展最快,勢頭較猛。據行業內不完全統計,全國鋼鐵電商企業已超100家,單上海地區已有近30家。大致分成4種類型:有的是以大型鋼廠自建産品銷售平臺起步而成;有的是大型鋼貿商轉型而成;有的是鋼鐵市場資訊類平臺延伸而成;有的則是第三方創投設立的電商平臺。

  “目前,從投資市場的概念炒作和鋼鐵電商之間的競爭態勢來看,讓人擔憂這個新興領域會否尚未充分發展起來,就出現了泡沫。”寶鋼旗下東方鋼鐵總經理張志勇等業內人士認為。

  “泡沫先於發展”擔心的依據包括:一是有的鋼廠發展電商的動機不正確。目前鋼鐵業處於寒冬,行業在微利和虧損之間徘徊。有的鋼廠片面以電商為突破口,借“新興題材”實現“轉型”,想以此“起死回生”。二是有的電商平臺為了增強市場吸引力,不惜誇大成交數據,或者“台下”撮合,動員“拉客戶”,在不同類型的交易中做“亂賬”,勢必會形成同質化惡性競爭的局面。

  相關專家認為,雖然同為電商,但生産資料電商與生活資料電商的內涵和做法完全不一樣,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慢慢摸索。生産資料等大宗商品電商的發展相對更複雜,所以發展節奏和進程估計會相對更慢更長,要有足夠的耐心。

  在上海鋼聯的“鋼銀”等相對成熟的大宗商品電商平臺可以發現,其發展方向基本是,以線上交易平臺為核心,同時整合第三方支付結算平臺、多級監管的倉儲物流平臺,以及線上融資服務平臺,形成鋼鐵生産企業、貿易企業、終端用戶、倉儲企業、加工企業、物流企業、銀行、保險等多方互動並互相監督的“閉環”,既可提高市場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又可控制風險。

  在採訪中,不少B2B企業都提到,目前這個領域的發展處於“前景好、盈利難”的關鍵期,這與上一輪B2C企業曾遇到過的情況一樣。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張海峰等業內人士認為,從上一輪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和B2C企業的發展來看,在這個“前景好、盈利難”的瓶頸期,國內市場的宏觀面準備是不足的。結果是素質優秀的企業基本都是借助外資基金和國外資本市場發展起來的。

  相關業內專家建議,應儘快解決國內資本市場對於新興産業和成長型企業融資支援的長期瓶頸問題,進一步加密資本市場的多層次性和門檻設計的靈活性。在産業的戰略引導上,應與大宗商品電商化的戰略性對接。特別重要的是,在金融創新、物流等關鍵環節上,針對前期傳統鋼貿領域出現的問題,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制度創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