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預調雞尾酒泡沫破滅:銳澳由盈轉虧 庫存嚴重

  • 發佈時間:2016-04-12 08:1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預調雞尾酒泡沫破滅 嚇退洋河逼倒黑牛

  預調酒市場在經歷2014年的瘋狂後,如今正瀕臨泡沫破滅的危險。 黑牛食品 實際控制人易主,預調酒生産線被賣;龍頭品牌銳澳母公司 百潤股份 凈利潤由盈轉虧,庫存積壓問題凸顯;洋河預調雞尾酒項目也“胎死腹中”。

  而就在兩年前,預調酒曾被視作攻佔年輕人市場的下一個“百億單品”。僅2014年,銳澳的銷售收入就同比增長了216%,凈利潤增長超過300%。這一數字令當時處於低谷的酒水行業猶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黑牛、 五糧液 、古井貢、茅臺、洋河等多家企業紛紛扎堆投資預調酒。

  但自2015年以來,預調雞尾酒行業卻屢屢受挫,“百億市場泡沫”被質疑速生速滅。業內專家指出,此前預調酒品類市場預期過高,企業盲目扎堆導致産能過剩,但真正的市場需求很小。過度炒作、供求失衡,加之産品同質化嚴重,使得預調雞尾酒百億市場泡沫破滅。

  窘境

  庫存嚴重 多企業叫停預調酒

  一位預調酒從業人士對新京報記者透露,預調雞尾酒一般使用基酒、香精加水勾兌而成,成本較低,市場上每瓶售價20多元的預調雞尾酒,成本僅為3元左右,其準入門檻並不高。

  低成本、高毛利的特性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2014年,由於白酒、啤酒、茶飲料、蛋白質飲料等品類的銷量出現下滑,因此預調酒的橫空出世,讓不少人對其寄予厚望。五糧液推出德古拉預調酒; 古井貢酒 推出石榴、蘋果等多個口味的預調酒産品; 水井坊 于2014年設立預調雞尾酒子公司;2015年,百威英博也推出了旗下預調雞尾酒品牌“魅夜”……

  然而,在經歷了2014年的火爆期後,預調酒的“百億市場”卻未如期而至。多位經銷商向新京報記者證實,2015年下半年以來,預調雞尾酒産品普遍陷入庫存積壓狀態。甚至有經銷商表示,為了減少庫存壓力,“一箱虧40塊錢都願意賣”。

  白酒大佬紛紛叫停雞尾酒項目。據媒體報道,洋河內部已叫停預調雞尾酒項目;茅臺去年大力推廣的新品藍莓果酒“悠蜜”,也市場反應平平。此外, 山西汾酒 、古井貢等白酒企業也未能在預調雞尾酒領域打開局面。

  分析

  泡沫破滅 “百億”市場被高估

  數據顯示,2013年預調雞尾酒行業的銷售量僅佔釀酒行業總銷量的0.12%,市場基數較小。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為,預調雞尾酒行業還處於導入和消費者教育培養階段,遠沒有達到“百億市場”規模,目前市場容納不了那麼多廠商,導致産能過剩,未來會有更多廠商死掉。

  與去年初銳澳RIO等預調雞尾酒品牌曾賣斷貨相比,如今的滯銷與貨品積壓使得經銷商心灰意冷,部分經銷商表達了退出意願。一位超市酒水銷售人員表示:“預調酒火過一段時間,但後來熱乎勁過去了。比起白酒、啤酒和紅酒,預調雞尾酒銷量要少很多。”一位經銷商甚至向媒體表示,“即使虧錢,我們也願意賣。與白酒不同,雞尾酒是有保質期的,一旦過期損失更大。”

  此外,過度炒作與供求失衡也被認為是導致預調雞尾酒泡沫破滅的重要原因。資深行業專家肖竹青認為,無論是傳統的酒類廠家還是跨界而來的食品企業,一擁而入導致市場惡性競爭十分慘烈,加上産品高度雷同,推廣模式也沒有創新,使得行業利潤空間極速下降。“最終,一個好好的市場被做壞了,白酒企業無利可圖,自然只能選擇退出。”

  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認為,面對酒類行業下滑,企業應該學會如何與年輕消費群體溝通,而不是單純通過創新品類來達到目的。

  - 個案

  銳澳 行業老大由盈轉虧

  公開資料顯示,銳澳雞尾酒生産商上海巴克斯酒業成立於2003年,是國內第一家專門生産預調雞尾酒的企業。2014年被上市公司百潤股份收購。

  根據最新業績報告,百潤股份2015年實現營收23.5億元,凈利潤為5億元。其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7億元,按此計算,百潤股份去年第四季度虧損近2億元。

  對於第四季度虧損的情況及原因,百潤股份並未給予回應。4月11日新京報記者致電百潤股份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在4月28日新一季度業績報告披露之前,公司不就經營情況進行回應。

  黑牛 變賣雞尾酒生産線

  主打植物蛋白飲料的黑牛食品在2014年高調宣佈進入預調雞尾酒行業。2015年1月,黑牛食品還曾對外表示,“未來幾年達到百億規模沒有懸念”,其經營目標是“市佔率擠進前三”。

  然而據報道,推出預調雞尾酒僅一年,黑牛食品即在2015年底開始公開拍賣數家工廠,其中就包括預調雞尾酒生産線。

  黑牛食品董秘辦相關負責人4月11日回應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確認了公司已經轉賣預調雞尾酒生産線。該負責人透露,之所以考慮剝離該業務,變賣資産,是因為公司預調雞尾酒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該負責人還表示,去年11月,黑牛公司更換了新的董事會和管理層。與原管理層對預調雞尾酒行業“有利可圖”的樂觀判斷不同,按照當前的市場行情,新的管理層並不認為該業務有較大市場潛力。

  洋河 新品宣傳一年仍未上市

  與黑牛食品等相比,洋河進軍預調雞尾酒的動作顯得“雷聲大雨點小”。早在2015年初,洋河即對外宣佈計劃于當年春節期間正式推出預調雞尾酒新品“DEW(滴誘)”。

  當時洋河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洋河已經做好了進軍預調酒行業的準備。

  然而,直到去年年中,洋河的預調雞尾酒産品一直沒能亮相上市。2015年6月,洋河在對外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表示,預調酒相關的工作還在進一步完善,“待時機成熟後,再行推出”。

  4月11日, 洋河股份 董秘辦回應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此前公司確實關注過預調雞尾酒這個品類,但後來並沒有實際去做,公司一直沒有推出預調雞尾酒産品。”而據另一位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洋河已經叫停了預調雞尾酒項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