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福彩開獎爽約為哪般 問題纏身的彩票業經不起混搭

  • 發佈時間:2015-01-27 08:20:5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燕農 張貴峰  責任編輯:時習

  導讀:1月25日21:30,由中國教育電視臺直播的福彩“雙色球”15011期開獎,在沒有事先預告情況下突然取消。晚11點40分,中彩網官微出乎意料地公佈了雙色球15011期中獎號碼。不少網友們質疑雙色球造假。26日淩晨,福彩中心回應稱,由於重慶福彩銷售系統未能及時完成數據匯總傳輸,2015011期雙色球搖獎未按時進行,推遲到23:20故障排除後開獎。實況錄影已于26日1:30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隨後,民政部也就此事致歉。

  “爽約事件”拷問彩票公信力

  儘管僅憑開獎爽約便質疑“雙色球造假”,明顯有些草率武斷。但面對上述福彩開獎“爽約事件”,又不得不強調,此次福彩管理部門所作的相關回應、處置,仍是非常值得質疑推敲,缺乏充分公信力的。

  首先,因“技術故障”而延遲開獎,雖然並非不可理解,但在沒有事先預告的情況下突然取消,顯然又並不充分合情合理,不僅沒有充分尊重彩民的知情權,而且事實上也並不符合相關彩票的發行規定,如依據《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事件導致不能按期開獎的,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告後延期開獎”。預定21:30的開獎被取消,遲至“21點54分”才告知取消原因,顯然算不上是“及時向社會公告”。

  更重要的是,作為爽約後的善後補救,推遲後的開獎,同樣也存在明顯的疏漏缺陷,難以真正令人信服。如在未經再次電視直播情況下,便直接公佈中獎號碼;直到第二天淩晨,才回應“實況錄影已播出”。眾所週知,早在2004年4月開始,福彩雙色球便已以電視直播的方式進行開獎。此次雙色球因“技術故障”開獎時間延遲,直播也被實況錄影取代,無疑顯得很不合理、明智,既不利於有效打消彩民因開獎爽約而已産生的種種疑慮,也無助於維護彩票開獎結果的公信力,既不符合“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開獎原則,也不符合“開獎須直播”這一早已約定的遊戲規則。依據上述《細則》40條,“未按照彩票遊戲規則和開獎操作規程進行的開獎活動及開獎結果無效”,如果“開獎須直播”也屬於《細則》所説的“遊戲規則和開獎操作規程”,那麼此次只有“實況錄影”的中獎號碼的有效性,勢必會變得非常可疑。

  很明顯,作為一種“為籌集社會公益資金,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而發行的彩票,公信力實乃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核心所在,否則,一旦公信力不足,不能嚴格恪守彩票遊戲規則和開獎操作規程,不僅開獎結果會備受質疑、難免産生各種“造假”疑慮,而且勢必也會進一步損害動搖彩票“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根本屬性。

  毋庸諱言,長期以來,我國彩票不止在開獎環節,其他發行管理環節,也一直都存在許多飽受詬病的公信力問題,如最近媒體報道的“彩票發行費比例過高”、“公益金分配使用不透明”等,而所有這些彩票問題,事實上都是在不同側面對彩票事業公信力的一種考驗、拷問。而能否經受得住這樣的考驗拷問、有效化解這些彩票問題,救贖其公信力,顯然不是僅憑一句“道歉”就能做到的。

  對於此次福彩開獎“爽約事件”,福彩中心和民政部的回應顯然不能消除公眾的疑問,有關方面還需徹查此事,尊重公眾的知情權,並且亟須不斷嚴格落實和健全完善相關彩票規則、制度規矩。

  問題纏身的彩票業經不起“混搭”

  雖然民政部發言人已就此事向彩民致歉,並解釋了未按時開獎的原因:當晚,由於重慶福彩銷售系統在數據匯總過程中出現數據索引異常,未能及時完成數據匯總和數據傳輸,導致無法統計銷量而延遲開獎。福彩中心以及中彩網官微亦作出解釋和説明,並稱待銷售數據傳輸故障排除後再在公證員的監督下進行開獎。但一系列的回應與致歉,並沒有紓解網路輿情,口水依然遍地。

  網友的質疑主要圍繞兩點:一者,為何要統計數據後再開獎,開獎搖號跟統計數據有關係嗎?為什麼不能停止銷售後馬上開獎?二者,中彩網官微在發佈中獎號碼時,微網志下有一條“廣州首個億元大獎得主年方20為外省打工仔”的連結,網友據此質疑中彩網官微何以在開獎的同時,就掌握了獲獎者的諸多個人資訊,高度懷疑其內有隱情。

  據實而論,先封存當期彩票銷售數據再開獎,係《彩票管理條例》所規制的,同時也規定,彩票發行機構應及時向社會公佈當期彩票的銷售情況和開獎結果。未完成數據傳輸和匯總即行開獎,有違相關法規規定,這本應屬於業內常識。而“廣州首個億元大獎得主年方20為外省打工仔”,經網路檢索,係2013年3月的舊聞,中彩網官微不過是將其跟本期“雙色球”中獎號碼作了一次“混搭”。僅就這兩點而言,貓膩質疑是不成立的。

  然而,網友們顯然失去了辨別常識的耐心,而是將情緒化的口水一股腦地吐向了中彩網官微和福彩中心。不過,換一個角度看,當彩票發行和開獎已經經不起一次“混搭”推介,或者説經不起一句無傷大雅的玩笑賣萌,相反,任何花邊的消息都可能被“見風就是雨”,招致一番劈頭蓋臉般的質疑,足以説明彩票業的公信力業已脆弱到弱不禁風的程度了。

  我國彩票業發展史並不長,而累積的問題卻可用“重重”來形容。一者,不乏“黑天鵝”事件,比如言之鑿鑿的開獎直播時不時被曝錄播,而國家審計署多次指出彩票管理部門的問題,更讓人對彩票業大不放心。二者,資訊不公開不透明,有媒體調查發現,隨著彩票銷量的猛增,鉅額的公益金去向卻撲朔迷離,加之福彩中心的豪華培訓基地被曝光,更讓人浮想聯翩。三者,相關標準缺失,譬如至今技術系統、搖獎設備、投注設備等缺乏國家統一標準;有的地方財政部門尚未制定彩票公益金的分配管理辦法,市、縣分配比例很隨意。

  彩票業在短暫的發展史上,不是各種管理措施越來越完善與縝密,而是累積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突出。當問題纏身,經不起任何撩撥也就在所難免。走出這種輿情困境,除了彩票立法儘快納入議事日程和彩票管理部門全方位公開透明之外,似乎再無他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