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囤貨預售"攪熱淡季旅遊 部分産品先漲價後降價

  • 發佈時間:2014-11-17 04:31:21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曹政  責任編輯:謝淩宇

  “世界觸手可行”、“‘雙11’去旅遊”……鳴鑼開道已6年,“雙11”購物狂歡開始席捲除服裝、家居之外更多的領域。在剛剛結束的“雙11”大戰中,不少旅行社、旅行網站也參與其中,或利用自家網站,或擠進電商平臺搶佔“份額”。

  其實,秋冬之交的旅遊市場早已步入淡季,但今年各家旅行社和旅行網站不甘寂寞,借“先囤貨、後預售”的“雙11”大促銷,攪熱了淡季旅遊市場。

  旅遊“殺”進電商大戰

  在各大電商網站挑花了眼,陳卓突然在網上的“雙11”專場裏看到“旅行”入口,點擊進入後,各式各樣的旅行線路也像服裝一樣,被劃入“立即搶訂”的窗口。仔細一對比後,她列出好幾條出境遊路線,“看著上面優惠前後的對比價格,還是挺誘人的。”

  記者在“雙11”前後登錄天貓、京東等多家電商網站看到,去往南韓、日本、歐洲等多條旅遊線路也被納入到今年“雙11”各家促銷的商品之中。根據網站上報出的價格,不少線路的優惠幅度都在5折左右,甚至更低。例如,在天貓的“雙11”專區,排在分類最後面的“旅行”專題中,10天7晚遊玩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拉斯維加斯4座名城的跟團遊,之前的報價是17998元,而在“雙11”期間的搶購價則為8999元,優惠力度為5折。

  部分産品先漲價後降價

  “‘雙11’也應該有我一份。”攜程旅遊行銷高級經理頓繼東對記者説,近幾年旅行網站平臺增長很快,不少傳統的旅行社也開始向電商靠攏。而“雙11”已經成為一個電商的集體節日,從品牌宣傳的層面講,進入“雙11”也能凸顯存在感。

  然而,經歷了“金九銀十”,一方面11月和12月可供出遊的假期幾乎沒有,另一方面,由於氣候的原因,不少旅遊景區已經過了最佳的遊玩時間。按照往年情況,從11月開始,除了海南等海島外,旅遊市場的淡季甚至會持續到第二年2月份。

  在這次促銷的策劃者看來,只有淡季才能允許不少旅遊網站選擇大手筆促銷。頓繼東告訴記者,目前酒店、機票資源的讓利空間開始變大,這就給旅行社和旅行網站提供了促銷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雙11”期間服裝等商品的“半價”口號也讓旅行社倍感壓力。頓繼東説,旅遊産品的毛利率較低,一般只有10%到20%,半價的折扣基本讓旅行社處於賠錢的狀態。於是,不少旅行産品都有較強的時間限制和數量限制,甚至不排除一些網站上的旅遊産品是“先漲價、後降價”。

  也正是借力“雙11”,在“金九銀十”過後的淡季旅遊市場,各家旅行社、旅行網站小小火了一把。“‘雙11’交易額突破1億元。”同程旅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數字還僅僅是當天到賬的金額,不算酒店、景區另付費的商品。相比平時其他淡季市場,這一天的交易額增長了30%。

  同樣,攜程網“雙11”當天10多條熱門線路1分鐘之內全部搶完,幾十萬人參與了秒殺活動。

  “囤貨預售”名利雙收

  與傳統“雙11”促銷的服裝、家居商品不同,旅行産品往往都是採用預售模式,促銷的旅遊線路時間週期較長,出遊時間既有今年11月、12月,最晚的産品已經是明年年底出遊。

  “大家都學會了‘囤貨’。”同程旅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雙11”各家旅行網站普遍先囤貨、再預售。以這家網站提供的數據為例,僅出境遊的旅遊産品,之前就準備了20萬多人的量。“‘雙11’背後,其實是各家實力大比拼。”

  對於旅行網站的“囤貨預售”,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鋒分析,把明年的旅遊線路提前在“雙11”這天售出,實際上是靠旺季帶熱淡季。從進貨渠道來説,旅行網站可以更早預訂酒店和機票資源,享受到的折扣也就越大,利潤空間也就更大。

  除此之外,旅行機構還能實現“錢生錢”。楊彥鋒説,提前預收的旅行費用可以拿去做投資,即便是買理財産品,也能獲得不少利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