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頂新問題油案7人被起訴 康師傅與味全劃清界限

  • 發佈時間:2014-10-31 08:29: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霞  責任編輯:馬藝文

  一年內三次“問題油”危機,最終讓頂新國際集團付出了沉重代價。在經歷人事變動和董事會變動後,該案件也有了初步結果。

  10月30日,據當地媒體報道,頂新集團制油案偵結起訴,台灣相關部門認為前頂新制油董事長魏應充將飼料油製造成食用油,犯罪所得高達4億多新台幣(約合人民幣0.8億元),應處30年徒刑。

  頂新制油發佈聲明稱,“頂新制油相關人員全力配合審理過程,若有任何人員如涉有不法情事,絕不包庇。”

  魏應交退出101經營

  據記者了解,頂新案遭起訴的被告分別為:魏應充、常梅峰、陳茂嘉、楊振益、蔡俊勇、江淑端以及曾啟明等7人。台灣相關部門指出,魏應充涉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刑法”詐欺取財、加重詐欺取財、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製造販賣妨害衛生飲食物品等罪。

  10月8日,台灣相關部門查獲“正義公司”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相關産品銷往下游烘焙廠商、攤商及連鎖店等。此醜聞曝光後,引起了民眾的強烈關注。為此,頂新集團魏家四兄弟 (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中的魏應充不得不請辭味全、頂新制油以及正義三公司的董事長職務,同時請辭味全董事職務。

  但此後頂新旗下産品仍被大規模抵制和下架。為了保全旗下食品業務,頂新集團不得不宣佈全面退出台灣油品市場,並捐出30億元新台幣建立食品安全基金。

  同樣是頂新集團旗下的康師傅(00322,HK)也有意與味全相區分。公司在官網聲明表示,“我司已于2014年10月13日終止對台灣味全公司的康師傅商標授權,台灣味全公司不得再以‘康師傅’為品牌在台灣生産與銷售速食麵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頂新集團的食品安全醜聞不僅影響了公司的銷售和信譽,也影響了魏家在台北101大樓的經營權。迫於壓力,頂新集團魏應交在本月28日辭去台北101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辭職案立即生效。

  據了解,由於台北101是台灣重要地標,2010年頂新入股台北101佔有37%股權,並由魏應交擔任副董事長,而在101大樓的董事中,魏家佔了5席。民間認為魏家影響了台灣的聲譽,因此應退出台北101的經營權

  頂新完全退市可能性不大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頂新危機中,消費者表現出很大的作用,消費者這種行為讓龍頭企業更加自律。

  “相對來講,台灣地區本身對食品安全問題很有信心,而近期的食品安全危機對當地的信心來講是很大的打擊,因此這種自信心受到挑戰也激化了消費者的行為。”朱毅説。

  雖然頂新集團已退出了味全和101大樓的經營,但並不意味著已經完全退出,目前頂新仍是這兩部分業務的最大股東。頂新集團曾表示不會出售相關股權。

  從整個頂新集團的業務來看,公司業務範圍錯綜複雜,涉及的領域涵蓋速食麵、包裝水、方便食品、油脂、液態奶、奶粉、物流、商超、餐飲、地産等,儼然是個多元化的商業帝國。

  “目前頂新的策略是提出敏感並且銷售較小的業務板塊,比如糧油板塊銷售只佔到銷售的10%,從而保全銷售較大的業務比如食品。”一位接近頂新集團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頂新在台灣的盤子很大,並且涉及到各個行業,因此完全退出市場不太可能,但是這次的危機確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博蓋諮詢董事總經理高劍鋒告訴記者,對於頂新集團這樣的多元化公司,要加強頂新旗下各個企業的獨立性,獨立決策運營,增加透明度,特別是在財務、人力、決策等方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