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中國式擴張:渠道下沉考驗人才儲備
- 發佈時間:2014-10-22 07: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時習
外資休閒服新貴優衣庫連年高速開店的頻率,正走到了階段性的節點。
“2013和2014兩個財年每年優衣庫在中國大陸開店都超過了80家,目前在中國超過70個城市有優衣庫的身影。而在中國大陸目前為止的316家店舖中,超過一百家店舖集中在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未來肯定要滲透到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10月18日,迅銷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優衣庫大中華區CEO潘寧接受專訪時表示。
本月上旬,優衣庫品牌母公司日本迅銷公司發佈財報稱,優衣庫2015財年(從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合併純利潤(按國際會計標準計算)有望同比增長34%,達到1000萬億日元。其中,海外業務積極開店的舉措對整體利潤的增長帶來了明顯的拉動。“2015財年計劃在海外開設200家店舖,到財年末,海外店舖數量將達到818家,逼近日本國內844家的店舖數量。”
急速開店與渠道下沉意味著大量人力資源與培訓體系的需求,拉長戰線的優衣庫正直面著中國人口紅利帶來的正反面效應。潘寧坦言,一線城市與低線城市之間在人才招募與培訓等方面確實存在差距與難點,但這些差距並非不能改變。“根據不同級別城市單店的銷售與人才水準,配備不同數量的人才。”
擴張平衡術
過去的這個財年中,優衣庫大中華區貢獻了超過120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中國大陸的銷售數字佔到了絕對多數的比例。相較于優衣庫在華競爭者美特斯邦威、GAP(蓋璞)等公司溫和速度開店,甚至關閉旗艦店以渡過庫存難關,優衣庫的開店速度顯得高調而迅疾。剛剛過去的2014財年,優衣庫在華新開店舖達81家。
其中,優衣庫又以其近兩年在上海淮海路、廣州天河路商圈等一線城市核心地段多層旗艦店的“大店舖”策略備受業界關注。隨之而來的,還有高度擴張帶來的對租金與人力成本的投資平衡質疑。
在潘寧看來,優衣庫2002年進入中國一直到2008年這段時間都處於摸索期,彼時門店只有13家。“直至2011年對人才儲備的壓力仍非常大,不斷開新店,需要不斷招募新的店長和店員,加之總部的各項業務也在持續拓展規模,此後才慢慢積累足夠快速有效的人才培訓機制。”
據悉,優衣庫在華單店配備員工基本在30~50人之間(根據店舖面積和銷售調整),各地起薪保持一致,且對各級員工有著全國調遣的傳統。以單店40人計算,過去一財年中,優衣庫新晉員工的培訓至少在3200人以上(每年至少500名是來自校園招聘)。
類似于零售行業備受推崇的坪效概念(每一坪面積可以産出多少營業額),優衣庫將每位員工每一個小時所做的工作量定義為“人時”,將一家店舖一天營業所需的人時進行嚴苛的精細化、可視化規定,以此在人力薪資的投入上保持最大化利用。
低線城市挑戰
在優衣庫火速開店的同時,截至目前累積的門店數中上海與北京就分別佔據了50和38家,合計佔到在華總門店數的27.8%,公司也坦言這些地區已日漸飽和。宣佈進軍二三線城市戰略之後,下一步優衣庫的主戰場將進入森馬、美特斯邦威、GXG等本土平價休閒的大本營,渠道與客源爭奪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二三四線地方城市的發展更具有動力和未來性,城鎮之間的消費理念與購買力變化速度極快,公司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嘗試。”潘寧表示,“比如,依託合作夥伴之一的零售巨頭萬達廣場開拓新市場也是一種辦法。”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低線市場的消費者教育與品牌宣導是擺在優衣庫渠道下沉之路上又一個不得不解決的難題。相較于土生土長的本土休閒服品牌,認知度較低的優衣庫會否延續此前多年方才打開一線城市市場的局面尚待觀察。
在優衣庫下一步的佈局版圖中,一線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大門店的形態將與低線城市中小型門店相結合。“中國市級行政單位有660-680個,優衣庫現在只進入了70幾個城市,空間還很大。”潘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