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海康被賣內幕:國企撤退合資險企 牌照成燙手山芋

  • 發佈時間:2014-09-28 08: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龍

  9月的保險市場,三家中外合資保險公司的股權被掛牌售讓,當下合資險企在國內的境遇不免令人唏噓。

  9月11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 )在北京産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售海康人壽50%股權,掛牌價格為10億元。一週後,以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為主業的同方股份(600100)發佈投資公告稱董事會同意收購。

  9月26日,時代週報記者從海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海康人壽” )獲悉,交易尚在進行中,“我們對目前參與競標的意向受讓方的資訊不予置評。掛牌公告期設定為公告之日起20個工作日,北交所後期交易審核預計10個工作日,所以我們預計10月中下旬會確定最終受讓方。最終價格以及最終受讓方將以北京産權交易所公佈的拍賣結果為準”。

  海康人壽由荷蘭全球人壽保險集團(AEGON)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各出資50%組建而成。而此次合資險企的股權轉讓已是9月的第三例。

  早在9月3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下稱“中國郵政” )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中法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法人壽” )25%股權;9月19日,保監會批准荷蘭保險II有限公司(ING INSURANCE INTERNATIONAL II B.V.)將其持有的中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中荷人壽” )的50%股權轉讓給法國巴黎保險集團(BNP PARIBAS CARDIF)。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出售的險企經營都不甚樂觀。比如,海康人壽和中法人壽在2013年分別虧損9252萬元和698萬元。除此之外,安永提供的報告顯示,目前市面上的28家合資壽險公司中,在去年有三分之二未盈利,並有近半數曾發生重大股權變更。“銷售渠道單一、網點偏少”、“中外股東的經營理念分歧”成為業內人士總結的合資險企大面積虧損的共同原因。

  實際上,自中國加入WTO世貿組織之後,先後有40余家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並有多家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然而“順應國企改革,收縮戰線、回歸主業的大趨勢”與合資險企遭遇的國內保險企業強勢擠壓,已逐漸超越合資險企原本的資源整合優勢。

  “合資險企”的名頭竟開始淪為前景堪憂、令股東掌控為難的“燙手山芋”。

  市場份額0.13% 三年虧損過億

  9月18日,從未涉及保險領域的同方股份對外發佈的一則投資公告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其中稱,公司的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收購海康保險 50%股權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公司為進一步佈局金融産業,收購中海油持有的海康人壽50%股權。

  在此之前,中海油于9月11日在北京産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售海康人壽50%股權,掛牌價格為10億元。根據中海油披露的與轉讓相關的其他條件,要求“意向受讓方應書面承諾具備支援標的企業資本需求的實力,具備持續向標的企業出資的能力,有能力為標的企業未來的發展持續補充資本,承諾在保監會批准其成為標的企業股東後的2年內,向標的企業增資不少於人民幣3億元。意向受讓方應承諾利用自身財務資源實現對標的企業的長期資本需求”。

  海康人壽方面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該條件由中海油提出,“是為了確保合資公司能夠得到雄厚財務實力並享有良好聲譽的新股東的支援”,公司對於轉讓事宜不予置評。

  不過,對同方股份來説要收購一家保險公司,似乎顯得有點吃力。若交易成功實施,同方股份初期對海康人壽的資金投入將超過13億元。公司年報顯示,同方股份2013年度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64億元,凈利潤為6.77億元,相當於此次對海康人壽的股權收購額度是其去年凈利潤的兩倍之多。

  據公開資料顯示,海康人壽是由中海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AEGON INTERNATIONAL B.V.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于2003年4月3日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海康人壽註冊資本為18億元,主營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以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

  與同方股份進軍保險業的決心相比,海康人壽近年來的業績卻並不盡如人意。海康人壽2013年年報中披露的財務會計資訊顯示,截至2013年底,海康人壽總資産82.19億元,負債75.75億元,凈資産6.44 億元;201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0.62億元,凈利潤-9252.33萬元。

  而其三年年報顯示,2011-2013年,海康人壽僅在2012年實現盈利,當年凈利潤也只有208.77萬元;2011年和2013年公司則分別虧損2115.44萬元和9252.33萬元。儘管海康人壽目前在上海市、北京市、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廣東省、 天津市、河北省、湖北省、福建省、四川省擁有各級分支機構 35 家,但經營地域擴張並未帶來可觀利潤。

  除此之外,同方股份發佈的對外投資公告顯示,海康保險公司2013年度保費收入14.5億元,約佔市場份額的0.13%,在全部70家壽險公司中排名39位,在全部28家外資及合資壽險公司中排名12位。市場地位優勢並不突出。

  同方股份稱,若本次股權交易成功實施,公司本次取得海康保險50%股權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為10億元,與公司截至2014年6月的合併財務報告資産總額439.17億元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資産105.09億元相比,分別佔公司資産總額和歸屬母公司股東凈資産的2.28%和9.52%,成為公司較為重要的單項資産。

  讓人不解的是,一面連年陷虧損的海康人壽遭中海油轉手,一面有企業接受高標準投資條件欲將其納入資産。另外,早前有財經媒體報道稱,同方股份是本次轉讓的唯一競價方,這使其花10億購虧損險企的做法更加顯得撲朔,而在公告中公司僅將目的總結為“佈局金融産業”。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康人壽的保險牌照或為同方股份看到的“10億”價值所在。“新國十條”的政策大背景下,保險法人機構審批較為嚴格,保險牌照資源相對稀缺。更有專家認為,保險業內覺得業績難做想要跳出去的很多,但其實保險牌照仍較為稀缺,所以想借收購股權進入保險圈淘金的也不在少數。

  時代週報記者日前致電同方股份詢問其股權收購進程及目的,公司董秘辦人士僅透露,股東大會後摘牌事宜才會有進一步發展。

  而時代週報則從海康人壽獲悉,公司預期股權結構的變化不會影響海康人壽正常運作及近期的發展策略和重點,股東的變更將使得公司在未來獲得更強的增長動力。2014年是海康人壽成立的第十一個年頭,企業正處在時代潮流和自身發展的一個關鍵轉捩點,董事會表示對於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經營亂象頻現 深陷泛鑫泥潭

  收益狀況不佳之外,海康人壽近年來收到來自保監會的罰單也是經常發生。

  2011年海康人壽山東分公司,因為原行銷人員王玉紅存在與銀行存款進行簡單片面比較以及欺騙受益人等違規行為,遭到監管部門處罰。刊登在中國保監會官方網站上的資訊顯示,山東省保監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一項為認定依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為給予行政處罰的依據,對海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上述違法行為,予以罰款5萬元,並對原行銷人員王玉紅予以警告。

  2012年中國保監會青島監管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海康人壽青島分公司存在財務數據不真實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局認為,上述違法違規行為違反了《保險法》第八十六條之規定,應當依據《保險法》第一百七十二條之規定進行處罰。最終,海康人壽青島分公司被責令改正,並被罰款3萬元。

  海康人壽還曾因對其承保的人身保險新型産品未按要求回訪,收到保監會江蘇省監管局罰款一萬元的行政處罰。

  業務流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遭罰款之外,海康人壽對保單管理的失控更讓其一度陷入保險仲介設計的雙向騙局。

  2013年8月,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下稱“泛鑫”)高管陳怡攜款跑路。媒體報道顯示,泛鑫作為第三方仲介,將保險“變”成高息理財産品,依靠吸收新資金來付出高息。這一過程中,泛鑫、涉案保險公司、客戶、銀行因各自利益涉足其中,直到崩盤,近4000名客戶和300名保代人深陷其中,保險公司也因為高額返傭無法自拔。

  海康人壽的2013年年度資訊披露報告顯示,公司于2013年末就泛鑫事件確認對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其他應收款項人民幣1.6 億元,並確認相關預計負債人民幣1.6億元。同時針對上述應收款項及其他相關資産計提總額為人民幣1.74億元的壞賬準備。公司在報告中承認:“2013 年由於受泛鑫外部事件的影響,導致公司客戶投訴率、仲介機構欺詐造成的財務損失、營運風險損失金額這3個指標超出了公司營運風險損失的容忍度。”

  針對泛鑫業務的退保對現金流造成的壓力,海康人壽在報告中指出,公司提前安排了高流動性資産以及匹配滿期保單的資産也相應的到期。然而海康人壽最終淪為騙局受害者所暴露出的經營管理漏洞卻並未見其對應解決辦法。

  海康人壽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海康人壽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監管相關要求進行經營,內部也有一系列的風控、內控管理手段配合。對於泛鑫騙局的影響和應對措施,公司則“沒有需要公開披露的資訊”。

  與此同時,“泛鑫騙局”也觸動了保險監管的底線。事件發生之後,今年4月,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部署,將對以下保險專業仲介機構進行重點調查:由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員工及其直系親屬通過控股等方式實際控制,且2013年佣金(公估費)收入的50%以上來源於該人員所在保險公司的保險專業仲介機構;向上級機構繳納定額或固定比例的費用,以“承包制”、“加盟制”等形式運營的保險專業仲介機構等。

  日前,保監會開始推進第二輪保險仲介整頓清理,並給各保監局下發了《中國保監會關於印發保險仲介市場清理整頓第二階段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還要求對37項突出問題和風險進行復查,具體包括虛構仲介業務套取資金、侵佔保費、借保險名義相互借貸、自買單、銷售非保險類金融産品等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