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百安居"沒落":名牌陸續撤出 自有品牌屢上"黑榜"

  • 發佈時間:2014-08-21 08:18:3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付娟  責任編輯:謝淩宇

  

記者走訪發現,百安居店內的知名品牌和小品牌摻雜在一起,優勢並不明顯。

  1999年進入中國的百安居曾經在家居行業“風生水起”,但近幾年門店數量、面積和店內品牌的收縮,讓很多人心生懷疑:百安居在中國還“撐”得下去嗎?2013年,業績連虧、門店縮減、“獎金門”事件,百安居的形象也不停“縮水”。有業內人士表示,店內知名品牌的逐漸消失、雜牌異軍突起,讓百安居在消費者的心目中不斷下滑。

  店內知名品牌不多

  據百安居官網介紹,“百安居於1999年進入中國,目前在全國17個城市開設了39家門店。”但記者了解到,和百安居高峰時期的63家門店相比,關店數量可見一斑,其在北京地區目前只有5家。

  除門店收縮外,百安居各店內的品牌也在收縮。8月16日,在百安居北京四季青店,新京報記者發現,四季青店的面積由以前的兩層縮減為一層,此前大力發展的軟裝現在只剩下靠包窗簾類,佔據很小的面積。記者注意到,瓷磚品牌只剩下冠軍、馬可波羅等國內品牌。當提出要購買進口品牌瓷磚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沒了,全撤了。”

  記者在店內看到,衛浴産品區域內雖然有市場上認知度較高的科勒,但只有一兩款産品,剩下的也是法恩莎、箭牌等國産品牌。吊頂區只能看見康浩、奧華、升楊等消費者並不太熟悉的品牌。早期進駐的知名櫥櫃品牌海爾櫥櫃早已不見蹤影,只有美高、吉林森工金露、艾肯、鰲邦、好佳益等品牌。地板區域內,雖然有聖象、安信、德爾等消費者熟悉的品牌,也摻雜著譽豐、保得利這些不太知名的品牌。

  百安居回復“正常調整”

  一位正在百安居購物的許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來這裡主要是家裏的開關面板出現問題,到這裡來買小件比較方便。大件的建材産品還是會考慮去綜合賣場,那裏品牌多,款式也多。”從走訪來看,知名品牌産品的優勢混雜在一些知名度不高品牌中,也受到拖累。

  記者在居然之家金源店走訪時,義大利IMOLA陶瓷集團董事吳海剛告訴新京報記者:“IMOLA這樣的品牌在國外一般都以獨立店或精品店的形式存在,由於定位與建材超市不符,所以很少進駐建材超市。之前IMOLA曾在外地進駐過建材超市,但一段時間後感覺在産品的設計、服務等各方面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隨後撤出。”

  對於海爾櫥櫃、宏耐地板的退出以及無國外品牌瓷磚進駐,百安居方面回復新京報稱,“這只是正常的供應商産品調整。百安居會時不時地根據市場需求,挑選更受歡迎、品質更好、價格更便宜的産品供消費者進行選擇。”

  業內人士認為,百安居的價格優勢已不明顯。

  百安居“優勢”哪去了?

  最初因為建材超市的優勢不明顯,百安居成立了“百安居裝潢中心”,與百安居建材超市內的産品掛鉤,做自營家裝。但百安居的自營家裝在網上也屢見消費者曝光和投訴。

  廣州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數據顯示:2013年消費者對百安居的申投訴已近70例。投訴內容主要涉及虛報材料數量、品質不過關以及拖延工期。今年3月有媒體爆出“百安居公司裝修品質不過關,為消費者張某裝修的房屋墻面多處起泡、開裂”。8月18日,網友“lulu和dingding”在微網志上反映“熱水器安裝不到一年三角閥脫落,180平米新房全部被淹”;7月26日,網友“老小魚”爆料在百安居購買並使用幾年的玻璃門産生自爆;6月18日,網友“iam胖雪梨”爆料“淋浴房移門整塊爆裂”……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早期百安居的自營家裝帶動了建材産品的銷售,但如今百安居的自營家裝與品牌家裝公司相比,在設計、管理、施工方面的經驗和專業性上不足之勢明顯。

  雖然在保持價格優勢上,百安居方面聲稱“從去年開始,百安居設立了專門的價格小組快速地調整商品價格,確保低價”,但如今的家裝公司都在走“泛家居”路線,與供貨商直接對接,價格或産品種類與百安居相比,都具備相當的優勢。

  自有品牌屢上“黑榜”

  2006年,百安居 “欠款門”爆發,雅迪爾、韓麗櫥櫃、宏耐、美馳等大批品牌指斥百安居拖欠鉅額貨款,大批品牌開始從百安居撤出。此後,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從百安居撤出。從2007年至今,百安居關店不斷,近四成的門店撤場,至今全國剩下39家店面。

  業內人士認為,百安居採用了代銷為主的制度,銷售後才結算,結算週期較長,而且不承擔推廣和服務責任,還要收取各種費用,這樣供應商成本就很高,商品的結算價格也就高。

  據了解,在大批品牌撤出百安居之後,百安居開始大力開發自有品牌。記者在百安居四季青店也看到,賣場內的確有很多自有品牌産品,分佈在燈具、五金等各個區域。百安居方面回復新京報稱,“目前百安居有2600余種專售品牌産品。百安居還會推出繼續擴展專售品牌系列産品,這些産品均有國際設計背景,並只在百安居獨家銷售。”

  但百安居自有品牌的品質卻因為各地的抽檢屢出問題遭到消費者懷疑。2012年7月,上海質監局公佈的《2012年上海市水嘴産品品質監督抽查結果》顯示,由百安居(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産的一款型號為“M33241,單柄雙控,DN15”,批號為“103545909”的廚房龍頭被鑒定為不合格。8月18日,上海市品質技術監督局對本市生産和銷售的水嘴産品品質進行專項監督抽查,百安居(中國)家居有限公司上海閘北店檢出商標為“B&Q”、規格為“DN15,907021,單柄雙控”的廚房龍頭被檢出品質不合格。

  - 記者觀察

  百安居未來在哪?

  百安居剛進入中國時,定位“大型超市零售”,給願意自己動手組裝傢具和裝修房屋(DIY)的人提供便利,但由於價格與各地廉價的建材賣場相比優勢並不明顯,加上DIY裝修模式並不符合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百安居便將裝潢業務作為一種手段,成立了中國特色的“百安居裝潢中心”。

  2009-2010年初,百安居推出“T計劃”,從門店形象、佈局設計、産品陳列、産品品類、顧客服務等環節進行升級改造,準備打造“新一代中國零售門店”。然而“T計劃”並沒有改變百安居業務的下滑。從百安居中國的母公司英國翠豐集團(Kingfisher Group)發佈的財報看,2010年-2011年財年百安居中國的銷售下降16.2%,2011年-2012年財年銷售下降了6%。百安居方面回復新京報稱,2013年百安居中國區核心業務基本實現收支平衡。門店通過降低商品售價、大力度促銷活動以及改善商品結構收穫了強勁的業績增長,可比同店銷售增長了8.7%。

  目前的百安居是否需要模式調整?百安居方面稱,“在未來的幾年間,百安居會根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推陳出新,不斷改進我們的經營模式。我們相信,未來的百安居也會更符合中國客戶的需求。”百安居聲稱要“謀求的是在中國的長期穩定發展”,但在未來,百安居能否再次崛起,還需拭目以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