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大量加盟主遭"拋棄" 迪亞天天遺留門店現接盤亂象

  • 發佈時間:2014-08-05 11: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鐸 周雪昳  責任編輯:謝淩宇

  在迪亞天天單方解約撤出北京後,被“拋棄”的眾多加盟商紛紛改名換姓,南橫街店就對招牌進行了“微調”,繼續營業。

  曾經被外資光環籠罩的西班牙外資超市迪亞天天,在倉皇出逃北京市場之後,留下的門店因無人接管而成為山寨超市集結地。昨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多家原迪亞天天門店發現,南橫街、右安門店等門店加盟主僅對招牌進行替換後就重裝開業,柳芳店甚至未更換招牌就對外營業。本應是優質社區商業資源的迪亞天天遺留門店,卻因沒有找到接盤方而淪為雞肋。

  招牌“微調”繼續營業

  由於沒有及時找到“接盤俠”,迪亞天天撤離北京後,遺留門店的生存狀況“五花八門”。

  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在南橫街原迪亞天天超市門店外看到,原迪亞天天招牌被改為迪美天天。據一位居住在附近的消費者介紹,此前的迪亞天天撤走後,該店對招牌略做修改,“除了撤掉原來迪亞天天的自有商品外,貨架、店內格局甚至員工都沒有發生變化”。北京商報記者走訪時看到,原迪亞天天招牌右下角的南橫街折扣超市依然被保留在了現有招牌上,門店LOGO僅變更了一個字,整體風格也與迪亞天天類似。

  與上述門店對招牌進行“微調”不同,原柳芳迪亞天天門店在更換店主後,甚至未將此前的招牌撤下。儘管招牌已略顯破敗,但迪亞天天字樣仍清晰可見,據知情人士透露,迪亞天天撤走後,該店在未重新裝修、更換貨品的情況下,轉手給一私人老闆經營,在該店出示的購物小票上,超市名稱已改為“壩東迪亞超市”。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原右安門迪亞天天門店時看到,儘管招牌已更名為華聯生活超市,但店內佈局及貨架均沿用此前迪亞天天的格局,且在北京華聯官方網站上,也未查詢到該店資訊。

  加盟主遭“拋棄”

  今年初,因加盟店過度擴張和管理問題,經營不佳的迪亞天天在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後,宣佈退出北京市場,將拓展重心轉移到以上海為主的華東地區。而被迪亞天天“拋棄”的大量加盟主,除了部分選擇閉店外,其餘靠近社區的門店均轉為個人經營。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轉為個人經營的門店多延續了迪亞天天的折扣超市路線,但由於喪失了迪亞天天頗具特色的自有品牌,這些超市的貨品種類、品質及服務均較此前有所下降。

  以柳芳店為例,易主之後,該店延續了迪亞天天經營模式和裝修風格,令不少常在此購物的消費者對易主一事並不知情。“之前店內的商品擺放非常整齊,而且很少出現缺貨斷貨現象,但這半年來超市管理差很多,衛生也沒以前好。”一位消費者如是説。而在南橫街店的“迪美天天”門店內,甚至有消費者認為迪亞天天全部更名為迪美天天。

  優質資源被浪費

  據一位接近迪亞天天的人士透露,此前物美曾有意收購迪亞天天在京門店,但經評估後,因其虧損嚴重選擇放棄。數據顯示,去年迪亞天天在京163家門店的凈銷售額不到6000萬歐元,在門店數量基本持平的前提下,銷售額僅為上海的一半。在銷售發展乏力的同時,北京租金成本飆升,讓迪亞天天多數門店長期虧損,這不僅成為迪亞天天撤離北京市場的主要原因,也讓試圖接盤迪亞天天的物美望而卻步。丟失了物美這根救命稻草之後,迪亞天天依靠加速清倉,單方面要求與加盟主解除合約,倉促離京。

  不過,儘管經營現狀不佳,但紮根社區的迪亞天天遺留門店區位優勢明顯,本有能力成為各大零售巨頭搶佔社區市場的重要砝碼。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多家重裝開業的社區門店在生鮮商品大量缺貨、衛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依舊能吸引到一定的客流。但“山寨”門店頻現,讓這一優質資源被浪費。

  有業內人士認為,迪亞天天在北京市場上接近夫妻店的定位和經營模式,區別於便利店和大賣場,或是品牌商不願貿然接手的主要原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