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福喜事件”再思考:洋快餐不等於高品質

  • 發佈時間:2014-08-06 08:43:5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潘陽  責任編輯:謝淩宇

  上海“福喜事件”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中麥當勞受衝擊最大。麥當勞中國由於被迫宣佈與福喜中國所有工廠斷絕關係,原料供應嚴重不足,導致由“餐廳”一度變成“飲品店”,食客數量跌至谷底。

  今日,記者走訪部分麥當勞餐廳發現,麥香雞漢堡、原味板燒雞腿堡、雙層吉士漢堡、麥樂雞塊等産品都恢復了銷售,不過巨無霸、培根蔬萃雙層牛堡、麥辣雞腿漢堡已是“售罄”。麥當勞送餐到府麥樂送工作人員昨天也表示,根據顧客位置不同,能夠配送的産品也有區別,而按照記者昨天指定的送餐地點,漢堡類産品則僅有雙層吉士供應。

  大公財經記者致電麥當勞,麥當勞中國北京區公關負責人表示,餐廳目前的部分肉食原料是由一些舊有的供應商在擴大産能、竭力供應,但是還不能做到全面供應。目前供貨還在逐步恢復中,各店到貨情況也不同。

  由於此醜聞負面影響前所未有,不僅衝擊中國市場,還波及日本及其他特定市場上的連鎖餐廳,麥當勞因此在週一發佈預警,稱公司可能會下調全年銷售額預期,原因是自該公司在不到兩個星期以前公佈季度財報以來,多種負面因素已經變得更加惡化。

  麥當勞還表示,受影響的市場在該公司的總營收中所佔比重大約為10%左右,並稱其正致力於恢復受影響市場上的消費者信任和信心。然而,消費者的信心承受不起一輪又一輪的衝擊,僅兩年內,就有“六合雞”、麥當勞在德國使用轉基因飼料餵養肉雞、“福喜過期肉”等多重事件。現在,快餐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品牌很多,消費者並不一定只吃麥當勞或肯德基。

  “福喜”過期肉事件發生後,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發佈公開信,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停止與福喜集團的合作,並全力配合中國政府部門的調查,正全面審視對供應商的監督和管理,包括要求供應商在生産、加工環節安裝監控,摸索建立“吹哨人制度”,給予舉報人獎勵等措施。

  由於麥當勞是福喜的全球合作夥伴,“福喜事件”對麥當來的衝擊遠大於肯德基,網上甚至出現了“福喜事件”是肯德基黑麥當勞的“陰謀論”。不管怎麼説,處於競爭關係的肯德基在此事中較麥當勞是略處有利地位,至少在麥當勞食客“歸零”的尷尬時刻,肯德基的消費者數量還是保持穩定的。

  然而,變故總是來的令人猝不及防:日前,英國記者臥底肯德基原料廠後爆料稱,雞肉遭糞便污染,導致病菌傳播。肯德基原料工廠問題遭曝光,外國的食品安全警鐘也再次敲響。

  《衛報》記者在兩姐妹食品集團旗下位於斯肯索普的工廠找到工作。這家工廠生産的雞肉供應英國最大連鎖超市集團特易購、連鎖超市塞恩斯伯裏、美國快餐連鎖肯德基等。他在工廠中發現,在從生産到包裝到銷售的全過程中,雞肉遭遇糞便污染的痕跡。

  他看到,工廠要求工人在雞肉掉到地上並且可能被污染後,把雞肉撿起並放回生産線。一次,一隻死雞掉到地上,而一名工人推著手推車從上面碾過。管理人員隨後撿起放回生産線,用衣服擦手,而不是洗手。報道中説,燙洗罐中的水一天只更換一次。一天結束後,裏面的水充滿雞糞和污泥。而這是英國禽肉生産行業的通行做法。

  該報道稱,禽肉工廠對衛生監督的忽視,縱容了彎曲菌屬傳播。英國在售的新鮮雞肉中,三分之二受彎曲菌屬污染。儘管徹底高溫烹飪能夠殺滅彎曲菌屬,但這種菌每年在英國致病28萬人。每年大約100人因彎曲菌屬喪命。

  大公財經記者查閱肯德基美國官網,其最近更新的新聞是2014年6月5日,並沒有對《衛報》的報道進行回應。

  但不可否認的是,對食品安全高度關注的,不只是中國,凡是入口的東西,都是全世界重視的對象。正如英國記者所描述的那樣,他們早就聽説了上述問題,只是苦於沒有直接證據,因此不惜花費五個月的時間,派記者臥底該工廠,終於拿到了第一手的證據資料。

  在該報公佈調查結果後不久,對於是否公佈那些超級市場和處理廠的彎曲菌屬感染率,英國食品標準局內部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食品標準局的首席執行官凱瑟琳·布朗認為公佈檢驗結果,有助於讓整個行業意識到食品標準局對這件事的重視。然而,食品標準局政策部門負責人表示:“如果我們零碎地公佈這些檢測結果,人們就會從這些孤立的數據中得出毫無根據的判斷,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英國食品標準局自相矛盾的態度令人費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衛報》的調查一定讓他們大吃一驚,結果的公佈也讓他們坐立不安,消費者的憤怒不是鬧著玩的,説不定哪天就被彈劾下臺。

  食品安全的問題天天在説,天天在討論,福喜事件又激起了新一輪的熱潮。冷靜之後,有五個問題浮現出來,相信這也是很多人關注的,也希望能引起多方的思考:

  第一,不要迷信洋快餐,大品牌和高品質不是所有時候都劃等號。

  第二,食品安全絕不是小事,任何企業都要重視,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用心才能贏得市場和信任。

  第三,對於肇事方,懲前毖後,以儆效尤;重重處罰,讓其不敢再犯。

  第四,企業的責任一定要追究,監管部門的責任要不要追究? 守土有責,自己的地盤上出了問題,但是監管部門沒有發現,是不是屬於失職?

  第五,很多問題暴露出,監管部門的行動總是落後於媒體,媒體曝光後監管部門才行動、才知道出了事,因此有人將此現象歸結為“媒體監管”。為什麼發現問題的多數是媒體?什麼時候我們能看到“部門監管”成為大多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