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滿月" 我國減免關稅近3億美元

  • 發佈時間:2016-01-28 17:38:37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中國網財經1月28日訊(記者 金瀟) 2015年12月20日中韓、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實施以來,我國與南韓、澳大利亞的進出口貿易日趨活躍,同時原産地簽證也呈現日益火爆的景象。中國網財經記者28日從質檢總局新聞辦獲悉,中韓、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實施首月,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和中國貿促會及其地方分會共簽發中韓自貿區原産地證書4.07萬份,簽證金額44.39億美元;簽發中澳證書5.63萬份,簽證金額21.44億美元,預計可為我國18612家企業的出口産品享受南韓和澳大利亞關稅減免約2.84億美元,實現首月“開門紅”。

  自由貿易協定主要目標是消除貿易壁壘,允許産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動,其主要內容是關稅減讓,而原産地簽證則是重要實施手段。其中區域優惠産地證是訂有區域性優惠貿易協定(自貿協定)的成員國之間享受關稅減免優惠的憑證,國外客戶憑區域優惠原産地證通關,可享受其國家在協定中對我國産品承諾的降稅優惠,部分商品甚至是零關稅,通過減少客戶關稅支出,可以有效幫助外貿企業穩定客戶、開拓自貿區市場。因此,區域優惠原産地證在國際上常常被稱為 “紙黃金”,成為進入自貿協定國家市場的“金鑰匙”、“通行證”。

  “憑這份中韓自貿協定原産地證,我們每批貨均享受了零關稅優惠。為此,南韓客戶正在考慮逐漸增加訂單。” 寧波德賽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洪小姐欣喜地説。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出口醫藥原料藥、醫藥中間體、製劑的外貿企業,南韓市場佔據企業國外市場出口額的80%左右,開簽一個月以來,該公司共申請簽發了33份中韓産地證書,簽證金額84.6萬美元,通過申領優惠原産地證書,預計為該企業出口南韓産品減免關稅近5.5萬美元。

  當前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已經成為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2015年中國政府頒布《關於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構築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路,迄今我國簽署並實施的自貿(FTA)協定已達14個,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為服務國家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實施,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積極主動融入外貿經濟發展大局,服務中國商品和産能裝備“走出去”,推動我國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作為我國原産地簽證管理部門,2015年11月26日質檢總局與中國貿促會簽署《關於加強原産地簽證工作 服務“走出去”戰略合作備忘錄》,有效加強我國原産地簽證業務管理力度,同時雙方明確將以原産地合作為基礎,在經貿摩擦應對、行政執法協助等方面深化合作,不斷提高出口企業和行業協會運用優惠政策的能力水準。

  為引導企業用足用好自貿協定政策紅利,讓企業對出口産品的原産地判定政策、降稅進程和減免幅度“心中有數”,質檢總局以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實施為契機,部署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加強自貿協定政策宣貫,以召開新聞發佈會、舉辦培訓班、重點企業到府服務、設計發放原産地簽證與自由貿易區戰略的系列宣傳海報等形式,生動形象宣傳自貿區戰略。2015年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共對出口企業、地方政府舉辦原産地專題宣貫1772場次,培訓人員3萬餘人,在新聞媒體發佈原産地資訊1200余份。

  “關於中澳自貿協定生效的事情我們早就知道了,不過我們原本認為只有完全國産的出口産品才能辦理原産地證,現在才明白像我們這種含有部分進口成分的産品也能辦理啊!”寧波某文具公司外貿業務部經理王平高興地説。該公司長期向澳大利亞大量出口塑膠制文件袋,在參加完寧波檢驗檢疫局的政策宣講會後,及時函電國外客戶落實有關原産地證事宜,有效提高了企業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加強政策宣貫的同時,近年來質檢總局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原産地簽證工作的簡政放權和制度創新,強化事後監管,先後出臺原産地證簡化備案、擴大申請人範圍、全國一體化簽證等11項改革措施,試點並推廣原産地備案和對外貿易備案的“兩證合一”,以山東、寧夏為例,“兩證合一”後,人員、交通、耗材使用支出至少節約800萬元,壓縮時間成本近10萬個工作日。全面取消中韓、中澳原産地證書各項收費,按照2015年的對韓對澳的貿易數據計算,至少能為企業減負1200萬元。

  下步,質檢總局將全面履行原産地簽證管理職責,不斷提高政府效能,確保改革措施落地,按照自貿區戰略部署,繼續積極參與在談的自由協定談判,重點做好中韓、中澳等自貿協定出口實施工作,解決實施中的問題,不斷提高協定的出口實施水準,服務中國商品和中國裝備“走出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