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國內NFC普及率低 移動支付競爭仍靠場景拓展

  • 發佈時間:2015-04-10 07: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娜  責任編輯:謝淩宇

  今日,Apple Watch正式在我國開放預約,由於搭載了Apple Pay,因此蘋果這一基於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移動支付産品何時在國內落地,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Apple Pay登陸中國的傳聞就不曾斷過,時不時業內就有蘋果和銀聯進行合作的消息流出。那麼我國目前的移動支付的發展呈何種狀況,網際網路企業如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此方面又進行了哪些佈局?

  在國內,雖然NFC支付已發展近10年,但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因此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在移動支付市場的競爭,以APP矩陣為入口,條碼、二維碼支付為主要方式。目前,為創造更多的支付場景,BAT正加大推廣力度,吸引用戶消費和線下商戶加盟。

  NFC支付國內熟悉度較低

  目前,雖然Apple Pay已被國內的普通消費者所知曉,但對NFC支付的熟悉度仍然較低,而應用類支付和二維碼支付由於此前企業推廣力度大,硬體設備門檻相對較低,更被人們所熟知。

  據了解,後兩種方式都需借助移動互聯網或Wi-Fi來完成支付流程,而Apple Pay的特點是憑藉近場通訊技術,用戶將銀行卡與手機綁定,在進行線下交易時,通過TouchID驗證身份後,直接把支付設備靠近收款終端就能完成付款。此過程中,銀行卡資訊不會被同步到雲端或被線下商戶看到。

  對於國內NFC支付仍未進入爆發期的原因,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馬韜向記者分析稱,一是在國內市場,此前NFC支付的行業標準未規範,即便現在標準已相對統一,但産業鏈構成仍十分繁雜,涉及運營商、硬體廠商、晶片廠商等,不同角色如何化解利益分配矛盾是難題;二是,NFC支付方式有硬體要求,現有設備覆蓋量有限。

  對於將來Apple Pay如何進入國內,以及推廣等問題,馬韜表示,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競爭激烈,蘋果是一家強勢廠商,其以怎樣的策略進入,包括跟商戶的費率如何分配,都會關係到Apple Pay在國內推廣。

  對於不時有蘋果與銀聯的合作消息傳出,馬韜認為,如果蘋果與銀聯合作,會是Apple Pay進入中國較便捷的途徑,但雙方同樣存在利益分配的問題。

  競爭核心仍是場景拓展

  目前,國內移動支付業務能否鋪開的一個關鍵點,在於支付場景是否豐富多樣,因此BAT正不遺餘力地佈局線下場景。

  記者了解到,去年底,支付寶錢包聯合物美超市做推廣。近期,微信聯合北上廣深等城市的部分便利店,推出微信支付日掃碼優惠。百度錢包將與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合作,預計5月起,北京市民可通過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為一卡通充值。

  對此,馬韜表示,現階段,BAT在移動支付業務上的競爭方式和玩法大致相同,即在爭奪線下商戶時,主要靠費率優惠和與部分大型商戶簽訂排他性協議兩種方式,但站在大型商戶的角度,獨家簽約意味著交易資訊被一家公司掌握,積極性並不高。

  馬韜進一步表示,目前,支付寶錢包線上下的推廣力度相對更大。百度做地圖有先天優勢,但其支付業務起步較晚,短期內沒有在支付業務的規模上趕超騰訊和阿裏的跡象。騰訊方面,微信的用戶活躍度較高,開通微信支付後想像空間大,社交場景對線下支付的推動性則有限。未來三家或會基於基因的不同,展開差異化推廣,最終的競爭核心仍落在交易場景上。

移動支付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順絡電子 18.82 9.99%
2 潤欣科技 15.21 9.98%
3 東港股份 16.80 7.01%
4 石基資訊 28.20 5.11%
5 同方股份 10.97 5.0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神思電子 21.68 -3.30%
2 天喻資訊 10.80 -2.44%
3 東信和平 8.55 -2.06%
4 數字認證 52.39 -1.89%
5 新國都 27.98 -1.58%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