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2014年網購包裹預計110億件 所用紙盒約25億個

  • 發佈時間:2015-02-16 07:09: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匡小穎  責任編輯:謝淩宇

  春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地採購年貨準備過節。與往年相比,今年大家更加熱衷網上購物,大包小包年貨也變成由快遞送上家門,各種快遞包裝盒和包裝紙、塑膠泡沫等也成了近日網購年貨家庭的“煩惱”,丟了可惜,放著又佔地……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網購不僅給傳統零售帶來巨大改變,帶火了快遞業,也給包裝行業帶來巨大市場。而另一方面,過度包裝問題也亟須解決。

  現狀

  快遞包裹一年需25億紙箱

  市民張女士最近兩天收到了不少快遞,有自己在網上購買的年貨,也有親朋好友送來的禮物。其中有一個看起來很大的紙箱子,張女士拆開後,發現裏邊是兩個小一點的禮盒。再打開禮盒,裏面是包裝好的乾果。就是這麼不到1公斤的乾果,為了美觀或是為了防止運輸途中破損,額外又附帶了1公斤的紙盒。張女士説,自從網上購物開始,家裏就源源不斷産生紙盒。大小合適也沒壞的盒子就留下裝東西,剩下的就都扔了。

  張女士的經歷現在是個普遍現象。隨著網購、快遞的興起,包裝行業也出現了以前沒有的繁榮。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中國2013年網購包裹的數量達到90億件,2014年估計可達到110億件。如此高數量的快遞包裹也誕生了近25億個紙箱,上百噸的透明膠帶、氣泡袋等塑膠包裝材料的市場需求。

  除了包裝盒,膠帶的使用也是爆髮式的增長。透明膠帶,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簡稱PVC。廢棄的PVC在土壤中至少要經過100年才能自然分解。這一問題,早就引起了環保人士的注意,以2011年快遞量為48億件計算,如果每件快遞用1米長的膠帶,所用膠帶總長度可以繞地球120圈。

  據北京某快遞公司網點員工介紹,快遞公司所用的包裝用品是從網站上自己採購。品質比較好的三層特硬紙盒最小號的每個也得兩毛錢,而更結實的“五層優質”的盒子最小號的也要每個3毛錢。每個月網點採購紙盒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此外,還有包裝袋、膠帶、填充物等等。

  故事

  淘寶賣紙盒商賣成了紙盒廠家

  一名淘寶店舖店主告訴記者,除了幾家大型電商網站有自己的紙盒生産廠家,其他淘寶戶基本也都是在網上購買紙盒。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快遞盒子,結果有4萬多個,店舖有幾千家。從成交額上看,銷量最高的每月有2000多筆交易,如果以每筆最少100個紙盒來算,一個月一家店就要賣出紙盒20萬個。

  李先生,住在北京通州,在淘寶上也開了一家售賣紙盒的淘寶店。李先生2011年開店,這幾年來眼看著生意越來越好。他説,包裝行業就是被快遞給帶火了。李先生介紹,在沒有網上購物之前,紙盒生産廠家做得並不好。因為工藝簡單、利潤較低,因此生産商一直不受重視。傳統的零售是廠家直接對批發商,這個環節只需要大件包裝紙盒。但有了網上購物就完全不一樣了。網上購物,又增加了批發商或是廠商直接對消費者這樣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需要無數個小包裝,把商品直接送到消費者的手中。“用最通俗的話説,以前廠家只生産大紙盒,但現在市場需要無數個從大到小的紙盒。”

  李先生説,他實際上是紙盒的中間商。從他這兒購買紙盒的大多是淘寶店主或企業,都是數量不大的小單。李先生匯聚這些小單變成大單,再從生産商直接進貨。淘寶上賣紙盒的店,基本都是李先生這樣的中間商。當業務做大到一定水準時,自己有實力就可以開工廠了。

  李先生認為,網購不僅讓包裝行業火了起來,也讓包裝行業更透明。價錢、品質,現在在網上全部公開。中間商無法向企業漫天要價,價錢趨於合理。

  另外一家淘寶店主孫女士也表示,如果沒有網上購物、快遞的發展,就不會有孫女士這家店。起初快遞公司都是利用手頭的包裝材料來包裝,但當網購爆髮式增長,手裏的廢紙盒等包裝材料滿足不了快遞需求時,就需要專門的生産機構來對接。具體收入不能透露,但孫女士説,賣包裝盒確實給她帶來了不少收入。而在她老家保定,一個縣就有二十家生産紙箱的工廠。有業內人士表示,快遞對包裝的市場格局也造成了影響。前些年,由於大量的中國製造,中國的包裝工業集中分佈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沿海地區。隨著外貿産業的萎縮,內地日用快消品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包裝工業的重心將趨於分散並呈現向內地轉移的趨勢。

  問題

  過度包裝亟待解決

  包裹行業確實火了,但隨之而來是過度包裝帶來的環境問題。一個小物件,尤其是易碎品,都被包得裏三層、外三層。淘寶賣家表示,過度包裝也是迫不得已,快遞包裹數量大,紙盒硬度高,膠帶纏得厚,運輸過程中就不會被壓壞。另外,如果包裝不好,買家也會覺得賣家服務不好,影響買家的評價。為了不出現包裝損壞這樣負面的評價,避免售後問題,賣家寧願在快遞包裝上多下工夫。但是在運輸結束之後,這些包裝盒只有一個命運,就是被丟棄。李先生説,目前紙盒都是不回收的。因為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微利,價值也不高,沒有哪個企業會花費大成本來回收再利用。

  目前,我國涉及包裝行業商的國家規範只有一個,那就是國家郵政局制定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其中規定快件封裝時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快遞封裝用品,充分考慮安全因素等,但是,具體怎麼包裝、什麼是適當使用,卻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在過度包裝方面,行業標準上可以説屬於空白。

  但在國際上,已經有許多國家關注到這一行業的問題。一些國家已經通過立法或者運用技術標準對商品包裝進行規定。比如英國,要求包裝物在滿足商品的衛生安全外,不得添加過多的包裝。如果違法規定,消費者可以投訴,地方政府也可以對此進行處理。據統計,英國在過去20年裏,商品包裝縮減了40%的重量。另外,在臨近的日本南韓,也已經出臺相關的標準。在南韓,廠商如果不依照政府規定減少産品的包裝比率和層數,最高會被罰款300萬韓元。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包裝材料的需求仍會以超高速增長。解決現在的問題需要政府層面立法,也需要快遞企業、環保人士對此問題的關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