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彩電日係撤退 奢侈品牌亦萌退意

  • 發佈時間:2015-02-11 06:34:27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段郴群 周慧 張毓  責任編輯:時習

  跨國企業在華策略分化 韓係彩電趁機搶佔市場 洋快餐出新招拯救業績

  編者按:

  曾幾何時,國際知名品牌紛紛涌入中國市場,而今隨著市場的變遷,這些跨國知名品牌的市場策略也産生了分化。

  在製造業方面,日係電視品牌逐步退出全球市場,給中國、南韓品牌都留下了巨大市場空間,隨著中國本土企業加速國際化,中國品牌與韓係品牌在全球彩電市場的較量或將更加激烈。

  而在消費方面,奢侈品大牌的日子似乎也並不如此前那樣風生水起,從幾大品牌陸續公佈的財報看,受累于亞太區需求疲軟,有業內坦言:“去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表現低迷,首次出現負增長,甚至有奢侈品牌萌生退意。”

  日韓彩電:

  全球彩電市場正發生巨大變化,在日本彩電品牌全線“退潮”之際,韓係品牌卻高歌猛進,昨日,三星電子發佈了全球最新市場戰略,推出包括高端的SUHD超高清電視等産品,同時,宣佈其自主系統將大量應用在三星産品中。在中國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日係品牌逐步淡出市場競爭之後,中國與南韓品牌將不可避免地進行競爭,但雙方的競爭仍難以直接抗衡,韓係聚焦在高端市場,而中國本土品牌則集中在中端市場。但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日係電視品牌逐步退出全球市場,給中國、南韓品牌都留下了巨大市場空間,隨著中國本土企業加速國際化,中國品牌與韓係品牌在全球彩電市場的較量或將更加激烈。

  日係:全線“退潮”

  今年2月4日,日本東芝公司初步決定停止生産電視機,其在印尼的電視機生産廠和埃及的合資工廠將被出售,正式決定計劃4月底之前撤出。今年1月29日,東芝宣佈將停止面向海外市場的電視機開發和銷售,改為由其他企業貼牌生産,通過貼牌費等賺取利潤。2月6日,另一家日本家電廠商夏普決定將於明年3月前後出售位於墨西哥的電視機工廠,該工廠生産的液晶電視主要銷往北美市場。而逐步退出電視生産的還有其他日本家電巨頭,松下公司宣佈將關停其在中國山東的生産工廠,而在2013年,松下關閉了在上海的工廠,關停山東工廠之後,松下將在中國市場開展委託生産等業務。業內專家劉步塵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日本家電品牌初步退出全球彩電市場已經從幾年前就開始,其主要方式是退出彩電生産,集中精力在標準和技術研發上,逐漸走到産業的上游。

  韓係:搶奪市場份額

  在日係品牌全線退潮的同時,韓係彩電品牌則在近年獲得快速發展。“三星電子將繼續在大屏高端市場提供更多的産品,同時也將在中低端市場進行佈局。”三星電子大中華區彩電行銷副總經理劉峻光在昨日的“2015中國三星論壇”表示。數據顯示,全球液晶電視市場,三星已經連續9年成為全球市場銷量第一,2014年出貨規模約4800萬~4900萬台,較2013年成長14.5%,而2015年三星電子的液晶電視出貨目標上升到5800萬~6000萬台。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 Search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4K電視市場,兩大南韓品牌領先,其中三星電子以36%的市場份額領跑,而LG電子以15%的市場份額名列世界第二,兩家公司市場累計份額達到51%。

  專家:中韓品牌競爭將更激烈

  上述業內專家劉步塵表示,目前南韓品牌逐步替代日係品牌成為全球高端彩電市場的主流品牌,這與當年日係品牌取代歐美品牌的經過非常相似。而已經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彩電市場一年大約2億台的市場空間,而中國市場在2014年還出現了30年來首次負增長,因此劉步塵認為,在全球彩電市場,目前結構發生了變化,日係品牌的退潮,恰恰讓韓係品牌獲得了更多的機會。而另一方面,目前包括TCL、創維等中國本土彩電品牌正在進行網際網路化、智慧化轉型,同時,各大本土品牌抓緊佔領國際市場,劉步塵認為,由於激烈競爭使得中國彩電市場在2014年經歷了負增長,但隨著中國本土廠商加速轉型,以及國際化步伐加快,在日係品牌逐步退出市場之後,中韓品牌將不可避免地在中國市場以及全球市場展開激烈的競爭。

  奢侈品牌:中國奢侈品市場

  正在被奢侈品牌拋棄

  近日,Prada集團公佈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三個季度集團業績急劇惡化,不僅銷售出現顯著萎縮,盈利也大幅減少。受到旗艦品牌Prada皮具産品在歐洲和亞太地區市場需求疲軟的拖累,前三個季度的總收入從上半年的小增1.3%轉為大跌5.6%,利潤則大跌44%。

  財報顯示,在今年前三個季度,除了在日本和中東地區取得小幅增長,Prada的美洲和歐洲市場均出現業績普降,就連其以往志在必得的義大利本土市場銷售降幅也高達10.8%。曾拉動Prada業績的大中華區也失去動力,甚至成為下滑重災區——去除匯率影響後,銷售跌幅達到12%。

  不僅如此,全球領先奢侈品公司歷峰集團本週公佈其慘澹的第三季度財報,全球銷售額增長為0%,這主要歸咎於兩個主要的亞洲地區銷售量暴跌:我國的香港和澳門。

  “由於中國消費者主要在國外進行消費,加上中國市場大量假貨的存在,所以對於很多國際奢侈品牌來説,中國奢侈品市場不具有戰略地位,並處於一個被拋棄的邊緣,除非中國消費者消費回流,給國際奢侈品牌一個真正的大市場。”

  日前,財富品質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奢侈品報告》指出, 因為出境旅遊人數暴漲以及國內外奢侈品價差的存在,中國消費者在境外消費額越來越大,消費外流進一步加劇,境外消費已經佔到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的76%,於是,重視中國消費者,但是不重視中國市場,成為很多國際品牌管理者目前的普遍心態,或者説中國奢侈品市場正在被國際奢侈品牌拋棄。

  趨勢:設計將不再是某些品牌壟斷的專利

  財富品質研究院專家預計,奢侈品的産品和服務優勢在未來將越發不明顯,特別是産品同質化將十分嚴重,傳統奢侈品牌在未來3~5年內將成為大眾高端消費品,並完全告別暴利時代。

  專家指出,多元化、個性化和定制化思維將成為奢侈品牌新思維,各類産品和服務設計將成功實現社會化共用,設計將不再是某些品牌壟斷的專利。未來國際奢侈品牌將進一步進行現有門店改造,大店和旗艦店將成為奢侈品門店主流,門店功能將更加多元化,體驗和服務將成為核心價值訴求。

  洋快餐:

  換帥推新拯救業績

  快餐巨頭麥當勞9日晚公佈最新財報稱,該公司1月份的全球同店銷售下滑1.8%,這已是麥當勞連續第八個月全球同店銷售下滑,並且低於此前分析師的預估值1.2%。

  另一巨頭百勝餐飲集團日前也發佈了去年第四季度財報,當季銷售額同比下降4%至40億美元,凈虧損8600萬美元。其中,由於持續受到供應商事件的打擊,百勝中國市場去年第四季的同店銷售下滑了16%。百勝集團表示,由於中國業務的復蘇慢于預期,預計今年一季度每股盈利將同比下降約20%。

  為了改善業績,兩家巨頭首先在管理層上做出了大幅調整。麥當勞董事會對外宣佈,該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湯普森將於3月1日退休,由公司首席品牌官伊斯特布魯克接任。而百勝集團新的CEO克利德也自今年1月起正式上任。恢復中國市場業績成為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