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垃圾短信治理新規將出臺 專家稱單罰款難根除

  • 發佈時間:2014-11-18 13:19: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垃圾短信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用戶不勝其煩。監管部門雖然屢屢出手,但始終如難以治愈的牛皮癬,從未被有效根除。

  為徹底根治垃圾短信問題,工信部近日發佈《通信短資訊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對於違反規定的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短資訊服務提供者,最高可處以3萬元罰款。最新的消息顯示,該規定將於12月底正式出臺。這個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嚴”的治理新規,能否清理乾淨垃圾短信,還百姓一個安靜的手機?

  誰在製造垃圾短信

  工信部此次重拳打擊垃圾短信的規定,明確了未經用戶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都屬違規。同時它進一步暢通了用戶維權的渠道,明確了如何舉報、向誰舉報及觸犯規定後所受處罰。工信部電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7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該規定待12月5日徵求意見結束後將上部長辦公會進行匯總和適當修改,于12月底正式出臺。

  該規定的出臺,得到了廣大用戶的支援。近年來垃圾短信“轟炸”已給消費者造成極大困擾。“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資訊舉報受理中心”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受訪用戶平均每週收到垃圾短信12條。8月份,騰訊手機管家用戶舉報垃圾短信達到5373萬條。

  記者採訪發現,垃圾短信主要來自三類“黑工廠”。一是普通手機卡,就像平常用手機發送短信一樣發送“點對點”垃圾短信;二是短信端口,如果發送短信的號碼是以106開頭,就是利用端口發送的;三是“偽基站”,當用戶經過其輻射區域時,就會收到垃圾資訊。

  據了解,不同來源的垃圾短信整治難度也不同。對於“點對點”垃圾短信,目前治理手段已趨成熟。2013年工信部全面推進手機實名制,實現了對個人號碼發送垃圾短信的溯源和處理。“偽基站”雖是最難打擊的發送方式,但由於其本身就違法,因此除了通信部門,公安部門也在打擊。

  但對於端口類垃圾短信的治理,則長期處於“拉鋸”狀態。2008年工信部就開展垃圾短信整治專項行動,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總是無法根治。如果上網搜索“短信群發”或“短信平臺”等關鍵詞,依然會發現大量靠群發短信為業的網站。

  “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資訊舉報受理中心”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接近七成受訪用戶認為垃圾短信數量在減少。但在垃圾短信的龐大存量面前,這種改善離百姓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

  垃圾“工廠”為何只減産不關門

  近年來垃圾短信屢經打擊後有所收斂,但始終未能從根本上予以根除,其原因較為複雜。總體上看,既存在著不法分子受利益驅動不惜鋌而走險的原因,也存在著管理部門缺乏協調、打擊不力等原因。

  首先,在龐大規模的垃圾短信背後,是一股“斬不斷、理還亂”的利益鏈條。

  在上海從事行銷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和其他行銷方式相比,垃圾短信雖然不招人待見,但無論傳播效果還是每人平均成本都非常划算。就算考慮罰款因素,垃圾短信的成本仍不算高,導致很多不良企業對垃圾短信趨之若鶩。

  據悉,目前垃圾短信的行情價是每條純利潤0.04元,發送100萬條短信基本在4個小時內即可完成。也就是説,不法分子每小時即可凈賺1萬元。如此算來,上限為3萬元的罰款可謂是“隔靴搔癢”。違規成本之低,自然不會令違法分子放棄這種黑色利潤。

  甚至是本該承擔守衛短信門戶的一些運營機構,也屢次出現捲入這一利益鏈條的行為。2009年和2012年,先後爆出運營商地方分公司涉嫌為垃圾短信發送提供便利的消息,導致工信部多次要求運營商清理排查端口類短信群發業務。

  另一方面,各部門缺乏協調,導致打擊不力,也是垃圾短信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政策法規層面一直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這讓打擊垃圾短信行動的效果不長久。同時在治理過程中,各部門之間配合程度不夠。”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反垃圾資訊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郝智超説。

  職能部門缺乏協調甚至是推諉,直接導致了打擊垃圾短信行動的低效甚至流産。知名電信專家付亮表示,垃圾短信大部分都是商業廣告,這屬於工商部門的職責。當用戶向工商部門投訴時,工商部門會讓用戶去找通信部門,但通信部門又管不住廣告主。“垃圾短信治理的主要問題,在於運營商或工信部並不是執法部門,即使用戶向其舉報,也不會得到真正的解決。”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説。

  堵上垃圾“大門” 新規仍需加力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將出臺的嚴格新規對打擊垃圾短信有積極作用。“有了明確的罰則,對不法分子就是震懾。”郝智超説。不過他表示,打擊垃圾短信僅依靠一份文件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根治垃圾短信仍將是持久戰。

  此次規定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發送垃圾短信者最高3萬元的處罰。知名網際網路與通信律師趙佔領認為,這一處罰並不算重,但相比處罰額度,更重要的是能否照章執行。如果執行上虎頭蛇尾,將損害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實際上,這種擔心並非多餘。付亮表示,工信部並沒有深度的處罰權,它的機構設置只到省一級的通信管理局。所以在縣或者地級市一級,電信部門就根本處罰不了。有鋻於此,這一“最嚴”的措施最終實施的結果,尚有待觀察。

  他同時表示,規定的細則應更細化,具有可行性。比如,規定裏的舉報方式需要改進。用戶只能向一個部門舉報,而且舉報後要等上15天才有反饋,這很容易讓用戶失去舉報的興趣和熱情。

  同時專家指出,光懲罰那些發短信的人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垃圾短信治理必須“齊頭並舉”。例如,打擊“偽基站”需要通信、公安等部門的長期聯動。再比如,近半年來蘋果iMessage垃圾短信呈現快速上升勢頭,這還涉及到跨國企業,打擊此類垃圾短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更多部門配合的效果。但無論如何,職能部門不能因困難、技術、分工範圍等問題而推諉扯皮,尤其是自身要做到乾淨,不能捲入黑色利益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