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國內乳企牽手跨國夥伴 外商望擴大中國奶源份額

  • 發佈時間:2014-10-10 09:29: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專家分析稱,傳統商業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已經被打破,而現代化奶源建設已經崛起,這是吸引外資到中國市場佈局的原因所在

  對於乳業來説,2014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兼併重組、嬰幼兒乳企換證大考、追溯體系建設以及國內外資本在國內構建奶源。面對國內外乳企的緊密合作,未來中國乳業市場將是怎樣的場景?作為中國乳業的一員,它們又是怎樣來應對和佈局的?

  乳企紛紛加強國際合作

  事實上,繼今年5月份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許可審查細則的“生死大考”到期,一批不合格乳企被淘汰出局之後,6月10日,由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同起草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併重組工作方案》在國務院辦公廳獲得通過。對於優化行業資源整合、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提振消費者信心具有重大意義。可以預見,乳品行業未來幾年將從群雄並起的春秋時代,通過不斷兼併重組過渡到七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而奶源基礎、産品創新開發能力、生産加工工藝技術以及企業核心管理團隊等無疑將成為衡量乳企後繼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

  國內乳業巨頭伊利股份、蒙牛、光明乳業以及貝因美等企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均開始了國際化步伐。

  資料顯示,伊利股份從去年開始先後聯誼美國最大牛奶公司DFA、義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另外,伊利股份還與歐洲頂尖食品學府瓦赫寧根大學、荷蘭生物檢測公司、菲仕蘭坎皮納公司、帝斯曼公司、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品質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等眾多業界巨頭先後建立起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荷蘭食品矽谷建立起歐洲研發中心。而蒙牛股份,也引入達能、愛氏晨曦。另外,前不久,貝因美宣佈,公司與全球最大乳製品出口商恒天然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恒天然通過邀約收購控股貝因美20%的股份,成為貝因美集團第二大股東。貝因美拓展海外資源有了實質性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市場上曾經成功並購多家企業的光明食品集團,其收購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Tnuva公司56%股權一事,再次讓外界看到了光明食品集團海外收購的野心。事實上,作為老牌國資企業,光明食品集團近年來頻頻“出海”尋求並購機會。2010年其收購紐西蘭新萊特乳業51%股權,並於去年在紐西蘭單獨成功上市。2011年9月份,光明食品集團再次收購澳洲品牌企業瑪納森食品公司75%股權。今年年初,由光明旗下海外子公司瑪納森全資收購澳大利亞乳品企業MundellaFoods。

  除了國內乳企加強海外合作,國際乳業巨頭也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份額,擴建奶源及廠房,目標都在於中國嬰幼兒乳粉的未來市場,都想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7月11日,兩大外資乳業巨頭恒天然和雅培宣佈,雙方已簽署協議,計劃投資3億美元在中國共同投資興建五家牧場的奶牛養殖基地。而這也是外資企業首次在華抱團合作的案例。

  另外,惠氏蘇州工廠投資24億元,擁有400多名員工,設計産能達4萬噸,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嬰幼兒營養品生産基地之一。

  “我們隨時會根據市場情況增加産能。”惠氏蘇州工廠相關人員對記者如此表示。

  從上述乳企的動作來看,不管是國內乳企還是外資乳企,它們都在幹著同樣一件事,那就是在佈局和産業鏈上延伸。

  對此,乳業資深研究員宋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乳業市場增長很快,保持15%-20%的增長速度,在政策的影響下,每人平均乳品消費大約將在40公斤(2020年)左右,面對這麼大的市場,國際乳企也加快了在中國的佈局。另外,傳統商業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已經被打破,而現代化奶源建設已經崛起,這都是吸引外資到中國市場佈局的原因所在。而中國企業海外佈局,對企業産品和自身發展都有好處。

  宋亮表示,國內資本加快海外資源佈局,用優質低價的産品來滿足國內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實現國內乳業與國際乳企的接軌,另外一方面,可以幫助國內企業向大的國際化企業轉型。以2014年現有的銷售業績看,按照荷蘭某機構的排名,蒙牛和伊利已經進入國際乳業前十名。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管是國內乳企還是外企在中國的佈局,未來中國乳業的格局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國內乳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之際,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無疑是當前國內乳企響應政策號召、快速做大做強的有效手段之一。

  飛鶴走國際技術合作之路

  與蒙牛、伊利不同的是,作為國內乳業中的一員,飛鶴乳業雖然也在與國際化公司合作,但是這個合作不是基於産業上的合作,而是技術研發上的深度合作。

  據了解,飛鶴乳業是最早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乳企,也是國內最早從奶源到終端進行全産業鏈建設和佈局的中國乳企之一。其在2009年就開始在奶牛牧場和配方研發這兩個乳業重要領域與以色列開展跨國的深度合作,而這是關乎飛鶴發展後勁的兩項前瞻性佈局。

  “飛鶴與以色列世亞工程設備有限公司(簡稱SCR)在奶牛牧場方面的合作,成功將國外先進牧場管理模式引進中國,通過科學化養殖在中國的成功實施,提升了奶牛的單産及牛奶的品質;通過一系列科研合作、交流學習活動提升了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及整個乳業的科學化養殖水準,從而加速了中國乳業的發展。”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如此闡述其與以色列公司的合作對飛鶴的影響。

  資料顯示,從2009年開始,飛鶴與SCR公司合作,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建立了兩個中以合作示範牧場,規模約為300頭奶牛,以以色列SCR投入技術和設備,飛鶴投入廠房、奶牛和人工來進行合作。 另外,飛鶴乳業還與以色列安賽科公司在配方研發方面開展合作,成功將科研合作模式從單向需求定制轉為雙向共同研發,借助國際上最先進的科研力量,不斷推進中國“母乳化”配方的研究成果。

  對於飛鶴乳業與以色列的合作,飛鶴乳業集團總裁蔡方良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飛鶴乳業在國際化方面走了很多路。比如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我們一直走在行業的前面,跟以色列的合作不是單向的合作,而是雙向的、深度的合作,包括技術和人才交流,以及聯合的科研攻關,目的就是研究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配方。

  而據蔡方良透露,飛鶴乳業除了與以色列有深度的合作外,公司還與丹麥的阿拉食品公司和瑞士的領先油脂和荷蘭的皇家菲仕蘭集團等,也都有深度的合作。

  正是因為看到了未來乳業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飛鶴乳業想通過和技術領先公司的合作提高公司産品的技術含量。“希望通過飛鶴科技自強這樣一條道路的探索,也為其他企業做一個示範。未來發展不是簡單的生産條件好、産品好就行,産品一定要有科技含量。”蔡方良如此表示。

  事實上,飛鶴乳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內已經做到了行業的前幾名,公司業績也在逐年提升。

  數據顯示,飛鶴乳業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66%的銷量增長,而市場份額增至3.5%,排名國內乳企第三位。而2014年上半年,飛鶴乳業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2.1%,産量同比增長39.7%,公司中期盈利同比增長33.7%。

  正如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所説,在政府兼併重組的大環境下,對於中國乳企,政策支援固然重要,但修煉內功、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則更為關鍵。同樣是在今年,飛鶴乳業順應政府兼併重組、整合行業資源的呼籲,已經率先出手,完成與吉林艾倍特、陜西關山的並購,在奶源、嬰童渠道、羊奶産業等方面形成了更具可持續性發展的格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