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國有大行成黃金代銷主角 大媽搶金潮難再現

  • 發佈時間:2014-08-26 08: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去年4月中旬,全球黃金經歷了一次暴跌,“中國大媽”上演了一場搶購黃金大戰。然而,至今大部分“中國大媽”仍然未能解套。

  儘管如此,仍有投資者對黃金難以割捨,將目光轉向銀行代銷的黃金。“去年,國際金價市場變化較大,我在銀行開了一個紙黃金賬戶,到最後不僅沒賺反而還賠了很多錢,我認為還是在銀行購買實物黃金比較好,既方便又有保障。”一位投資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大行代銷更勝一籌

  本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銀行發現,目前,工行、建行等國有大行不僅推出了自己銀行的實物黃金投資産品,而且還代銷其他廠家的實物黃金産品。同時,自己銀行出售的産品還可以回購,方便投資者盤活資金。

  在工行的一家網點,當本報記者表示是第一次投資黃金時,該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第一次做,投資實物黃金比較適合,實物黃金更受投資者的歡迎,投資者只需持現金、銀行卡或者通過轉賬的方式,以及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在工行指定網點櫃檯按銀行當日公佈的掛牌價格進行購買,銀行將為投資者開立發票、成交單等憑證。投資者可以選擇將黃金帶走,或者委託銀行保管。”他還表示,黃金主要是保值,升值不大,而且週期長、變現慢,因此可以投入一部分資金,剩下的資金可以投資其他理財産品。

  本報記者來到一家建行網點,在一份代銷貴金屬産品的清單上發現,該行不僅出售自己銀行的産品還有代銷其他廠家出售的産品。目前,該行與四家廠家有合作,分別是中鈔長城貴金屬有限公司、國金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深州市國富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深州市百泰國禮投資有限公司。目前,針對實物黃金變現不便的問題,一些銀行網點已經開始陸續開通實物黃金的回購服務。建行的客戶可以在已經開辦回購業務的網點辦理回購,同時該行還提供保管業務,每根金條每月收取兩元保管費。如果是代銷的産品,可以直接去金店或者廠家進行回購。

  同時,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一些小銀行比如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沒有代銷黃金這項業務,有的銀行雖然有,但是不提供免費保管和回購服務。記者來到北三環附近一家城商行網點,當本報記者表示想諮詢代銷黃金時,該行的客戶經理表示:“雖然我行代銷黃金,但手續費較高,而且還不提供回購,並且這方面我們做得不多,不是我們的強項。你可以去大行問問,他們這方面做的時間長,比較有優勢。”

  在某股份制銀行一家網點,當記者想諮詢其代銷的黃金時,大堂經理表示,我行沒有這方面的業務。

  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各家銀行的實物黃金投資細節也不盡相同。投資者在做出選擇之前應該了解清楚,與黃金店相比較,在銀行購買實物黃金,一方面其品質可以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其報價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透明度高。由於實物黃金的調配需要時間,投資者需要提前一天預約。

  一位在銀行辦理業務的大叔熱情的告訴記者:“如果是第一次做黃金投資,最好不要做紙黃金,雖然紙黃金交易很便利,但是需要每天都在網上盯著而且風險很大,跟做股票和期貨差不多。紙黃金比較適合資金量不大、對黃金市場有一定研究的中短線投資者。”

   消費者應理性投資

  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達到1176.4噸,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比2012年增長了40%多,中國已經發展成為當今全球增長最快的黃金市場。去年,“中國大媽”在黃金市場的大膽跟進受到全世界關注,儘管金價屢屢下跌造成不小的損失,但這卻並不能改變“中國大媽”對黃金“硬通貨”傳統角色的認可。眾所週知,投資黃金保值意義大於投機,受到很多收藏者的青睞,而對於黃金的長期買家來説,金價走低也恰恰是入市的好時機。

  黃金投資,選對了能夠保值增收,但對非專業投資者來説,交易也有不少值得警惕和注意的誤區。

  業內人士提醒,黃金是硬通貨,而市場漲跌都存在市場慣性,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投資者應少量分批的買,買了以後不要太在意短期價格波動,實物黃金投資是長線,是一種資産配置,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資産情況做好配置,在了解了實物黃金的種類後,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來選擇合適的産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