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網路音樂收費:你買賬嗎

  • 發佈時間:2015-01-30 03:2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鞏育華  責任編輯:時習

  2015年伊始,中國音樂産業準備抖擻精神。29日,中國網路正版音樂促進聯盟在京成立,併發布《中國網路正版音樂促進聯盟自律公約》《中國網路正版音樂促進聯盟反盜版宣言》。聯盟首批成員包括騰訊公司、一聽音樂、福茂唱片、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詞曲作家李海鷹等近30家機構和多名音樂從業者。

  在不少從業者看來,十多年來網路音樂産業發展舉步維艱,看似産量驚人、覆蓋面巨大,卻很難賺到錢。“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版權保護不力。”騰訊公司副總裁彭迦信説。為了扭轉局面,中國網路正版音樂促進聯盟應運而生。聯盟成員將首先自律,同時加大力度打擊盜版,“騰訊QQ音樂將成立專業打擊盜版的團隊。”彭迦信説。北京市版權局副局長王野霏也表示:“在2009年重點整頓了視頻網站版權情況之後,2015年將重點規範音樂版權。”

  中國音樂公司董事長及海洋公司CEO謝國民介紹,近幾年,音樂網站兼併、資金重組密集上演,巨頭格局正在形成。而且,各方爭相購買版權,商業模式逐漸清晰,不排除聯手向用戶收費的可能,“誰先收費誰關門”的囚徒困境或將終結。打開用戶的錢包,被視為音樂産業創收的“源頭活水”。

  相比于音樂産業從業者的樂觀,習慣了免費聽音樂的用戶似乎並沒有做好準備。調查顯示,除去“網生代”比較容易接受外,大多數用戶並不買賬。彭迦信認為,打造高品質的音樂體驗,創新服務模式,讓用戶覺得“值”,是音樂網站引導用戶付費的努力方向。

  此外,謝國民還提醒,“蛋糕做大了,還得分好。”他介紹,彩鈴曾被視為中國音樂産業的一根救命稻草,也的確不辱使命,曾交出一年創收300多億元的炫目成績單,但因為逾九成的收益被三大電信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收入囊中,音樂産業從中分羹甚少,這種模式的生命力比較短暫。他建議,收費模式一旦啟動,版權方和音樂網站可五五分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