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公路虧損,車主無償埋單?
- 發佈時間:2014-12-24 11:52:15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時習
12月23日交通運輸部發佈消息,2013年,全國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總收入為3652億元,總支出為4313億元。其中,還本付息支出3147億元,養護經費支出390億元,運營管理支出457億元,稅費支出214億元,其他費用支出104億元,總體虧損661億元。(12月23日央視)
一邊是各地高速公路到期後紛紛延期收費令民眾怨聲載道,一邊是全國收費公路年虧損數百億元,究竟是中國的車主們太矯情,還是統計數字裏面有貓膩?眾所週知,世界上70%以上的收費公路在中國,倘若如此大面積收費仍然改變不了虧損的命運,那麼其他國家是如何面對的?是否虧損實乃理所當然的政府職責呢?
事實上,“收費還貸”的正當性一直存疑,如果説幾十年前政府財力有限,尚不足以支撐大面積的高速公路建設,那麼時至今日,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仍舊沒有能力建設免費公路?退一步説,“收費還貸”也無不可,但如果收費期滿後又繼續延期收費,甚至連公開賬目和徵求民意的基本程式都懶得走,這又算怎麼回事?在計劃經濟時代,修路是政府的責任;在市場經濟時代,即使是虧損,也要遵守起碼的契約精神,否則“收費還貸”就成了一句空話,而“還貸”不過是個毫無誠意的幌子,公眾信與不信都不重要了——收就一個字,質疑又如何?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2011年年報的數據顯示,行業平均毛利率高達56.08%,而最高的重慶路橋,毛利率甚至達到了91.14%,平均毛利率大大超過房地産行業,直逼白酒行業。上市公司給股東呈現的是暴利前景,交通部門告知公眾的卻是總體虧損,孰真孰假?在機動車保有量與日俱增的背景下,不同公司的經營能力竟有天壤之別?按照市場規律,經營能力如此之差的企業完全可以倒閉或者退出,讓位給更有能力的公司,既可以回報公司股東,也可以讓利於民,為何那些整日喊著虧損的企業卻都賴著不走?
在這個高度壟斷又嚴重不透明的領域裏,人們有理由相信其中存在大量的利益尋租空間。解決之道無他,在明確政府職責的基礎上,必須打破壟斷局面,引入民營資本,鼓勵那些報價更低、收費更短的企業前來投資,並嚴格按照合同約定來執行。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監管到位,並承擔收費期滿後的養護費用。無論如何,喊兩句虧損就讓車主們乖乖埋單的怪現象不能繼續下去,否則那些飽受虧損困擾的企業也不必再苦苦支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