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藥”不放心是大“病”
- 發佈時間:2014-11-18 10:42: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時習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最近發佈調查結果,一批制藥企業及其存在的種種問題被公之於眾。吉林修正藥業因部分藥材發生霉變,故意編造檢驗報告而名列其中,引起輿論批評。作為長期宣稱生産“放心藥”的知名企業,竟也存在品質問題,並試圖用編造報告來掩蓋事實,如此行為令人震驚。
原料存在問題、品質出現失控、欺騙監管部門,這些看似孤立的現象,實際上都跟企業的誠信緊密相關。正因為對消費者缺乏誠信,所以才會輕視産品的品質問題對患者的傷害,才會長期忽視企業的生産管理漏洞。一旦出現問題,不是首先想到如何解決問題,而是繼續編造材料,用假像來遮掩過失,這種試圖將不誠信進行到底的做法,遠比藥品品質問題更加可怕。
近年來,藥品品質安全問題不時發生,公眾利益一再受損,相關企業的不誠信行為給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蒙上陰影。這些企業在出現問題之後雖然有的公開致歉,有的發表承諾要提高藥品品質,其實大多都是企圖換回企業形象的危機公關,卻忽視了企業的誠信建設這一最為根本的問題,特別是包括修正藥業在內的諸多企業,在經歷了“毒膠囊”風波的巨大考驗之後,仍出現如今的品質問題,併發生編造檢驗報告的不誠信行為,足見誠信在這些企業仍未受到應有重視。
如此看來,藥企要真正生産出讓患者滿意的“放心藥”,得首先治治自己不誠信的“病”。擺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患者當成衣食父母,以現代企業的高標準嚴格管控好藥品生産流通的每一個環節,嚴格落實人員崗位責任制和相關檢驗制度,而不是僅靠喊口號、打廣告來虛掙名頭,從根本上以過硬的品質來樹立企業的負責任、講誠信形象,贏得患者的信賴。
另一方面,光靠企業自律遠遠不夠,嚴格、有效、常態化的監管同樣不可或缺。此次這些企業存在的問題,就是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發現的。顯然,制藥企業的生産監管、品質檢查、市場監督、風險預警等環節,都需要切實發揮應有效用。嚴守“高壓線”,嚴懲品質問題和違規行為,讓不誠信行為無處藏身,讓企業為不誠信付出代價,倒逼企業在誠信生産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真正造福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