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農民怕買到假種子選多品種試種:跟做試驗差不多

  • 發佈時間:2015-04-22 07:10: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王建  責任編輯:時習

  來自綏化市慶安縣的農民李忠明在黑龍江省種子市場一連轉了10多家經銷店,也沒選到合適的種子。李忠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家裏有4坰(一坰折15畝)多地,最近幾年都會選上八九個玉米品種,由於去年買到了品質不好的種子,今年準備多選幾樣。

  隨著東北進入備春耕高峰期,記者近日走訪位於哈爾濱市的黑龍江省種子市場,看到這裡有約百家玉米種子經銷店。不僅哈爾濱周邊農民來此購種,還有來自綏化、齊齊哈爾等地的農民。

  不少農民表示,因怕買到假種子,都會多選幾個品種試試。“誰也不敢説一坰多地,兩坰地就買一個品種,現在這苞米種子老鼻子(老鼻子東北方言太多的意思)樣了,每年選種是最頭疼的事。”齊齊哈爾市拜泉縣農民汪曉亮説,一坰地可能會選六七個品種,“多買幾樣假的話種個畝八的,就拉倒了。”

  李忠明説,市場上種子繁多,分不清哪個好哪個壞,但按照經驗,每年種下去的玉米或多或少總有一部分會出現問題。由於春耕即將來臨,幾乎沒有人只準備一兩個品種。“種地跟做種子試驗差不多,誰會冒這個風險,有買的咱就跟著買,沒買的咱不敢買新品種”。

  一坰地就要選六七個玉米種子,可見農民對種子品質的擔憂。記者進一步採訪發現,正是這幾年頻頻遇到種子不好而影響産量、甚至絕産的現象,導致農民在選種時顧慮重重。

  在玉米種植大縣蘭西縣,該縣種子執法大隊每年都會處理3至4起假種子案件。據蘭西縣農業局種子執法大隊副隊長夏元權介紹,去年蘭西縣康榮鄉、北安鄉部分農民種了玉米假種子,結果只長秸稈不長棒穗,到了秋收農民只好把種的玉米當青儲飼料賣掉,共涉及100多戶農民。

  黑龍江一大型種業公司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培育一個品種要經過10年左右,要試驗抗倒伏、抗旱、飽和度等多項試驗,但很多公司沒經省級部門審定,就開始提前進入市場。“很多種業公司都在銷售沒經審定的種子,這種子叫品係不叫品種,很容易造成減産,是假劣種子的重要來源。”這位經理説。

  記者從黑龍江種子管理局獲悉,2014年該省共防堵退回相鄰省疑似有問題種子27.98萬公斤,立案查處發現的未審、假劣種子案件17起。去年,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在黑龍江省雙城市、泰來縣暗訪抽取玉米種子樣品82個,經檢測,共有53個樣品品種真實性不合格。農業專家認為,假劣種子屢禁不止,暴露了經營監管漏洞。

  種子準入門檻低,是導致我國種業市場假冒偽劣現象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現在註冊資本100萬元的種子公司就可以代理銷售種子品種,註冊資本500萬元的企業可以在省級範圍內生産經營一個種子品種,這個門檻太低,為那些搞假冒偽劣種子、套牌種子的企業創造了條件。”黑龍江省種子市場一家店主告訴記者。

  此外,假種子責任認定難,農民“拖不起”,往往放棄維權。肇源縣種子執法大隊隊長程永説:“假劣種子案件,假如走仲裁或司法程式,少則一年,多則三年。由於技術鑒定過程就非常長,因此農民拖不起,最後放棄自己的權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