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坐守"菜園子"吃高價菜 菜價失控成海口民生之殤

  • 發佈時間:2015-04-16 09:43:20  來源:半月談  作者:王存福  責任編輯:吳起龍

菜價領跑全國,滿城皆是“鬧心菜”

  海南是供應我國冬季瓜菜的重要種植基地,因其四季適宜的環境,成為全國的“菜園子”。然而,坐守菜園子的中心城市海口,卻長期因菜價高企令市民怨聲載道,每逢節假日前後這一問題更加凸顯。當地政府部門多頭分段管理,試圖以單點政策、項目撬動菜價系統,但收效甚微。菜價失控儼然成為這座“菜城”繞不開、解不了、愁不斷的民生之殤。

  近日,在海口市文華菜市場買完菜的李娟向半月談記者算了一筆家庭菜賬,她説:“5口之家一個月下來,光蔬菜類支出就達千元,再加上肉類等,花在吃上的錢就接近我工資的一半了。”

  海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海南居民每人平均食品支出達3895元,佔居民消費支出31.2%。據海南省物價局介紹,海口雞蛋每公斤零售價格為15元,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排名第一。海口大白菜、馬鈴薯、白蘿蔔,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分別排在第一、第二、第三。

  記者在海口南北批發市場追蹤發現,從外省運來的小芹菜被一級批發商以4元/公斤收購,隨後經過二級批發商、三級批發商層層加價後,一公斤小芹菜出現在海口金貿文華菜市場攤位上時達到了12元,漲幅高達200%。

  針對高菜價,海南省物價、商務、農業等部門也曾頻頻出手。如物價系統主要進行平價菜店等項目建設、商務部門則主推流通體系建設、農業部門則主推基地建設等,甚至後期由海南省政府出面推動“菜籃子”工程建設,但是各個部門的項目對菜價的實際影響效果並不明顯,菜價長期處於失控高企狀態。

  海口市物價部門曾重點推出平價菜店體系,後來卻有多家平價菜店突然關門歇業。並且受布點局限,這一政策並不能被多數市民共用,目前平價菜店依然處於掙扎狀態。

  而由商務部、海南省商務廳等部門主導推動的現代農産品流通綜合試點項目也不成功。經過近5年的推進之後,總投資12億元的龍頭項目海南中商農産品中心市場,如今已成為年虧損逾6000萬元的“爛攤子”。

  政府調控落實不到位且未能抓到要害

  “海南老百姓常吃菜品比北上廣均價高出50%甚至100%,其中一個主要根源就是流通環節上政府調控能力弱。”海南省商務廳廳長葉章和在海南省兩會上坦承。

  “高菜價的根子主要在蔬菜進入海口市後的流通環節。現有流通環節多,加價幅度大,且既有的市場格局已經出現利益固化,很難撼動。”一位市場運營人士表示,即使政府推出平價菜店、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都不能解決當前的市場格局弊端。

  海南島內自産蔬菜流通環節,一般是蔬菜種植農戶將蔬菜賣給收購商,由收購商批發給零售商,再由零售商在農貿市場零售,流通環節為:生産者—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菜農直接進入批發市場或直接在市場上零售的情形很少。

  除了流通環節因素,多位受訪專家及市場人士表示,政府調控收效甚微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沒有落到實處。一是“菜籃子”建設規劃不落實,市縣雖然制定了規劃,但在實際工作中沒有按規劃推進。二是“菜籃子”統計報告制度不落實。有的市縣出現遲報、瞞報、拒報等情況;有的市縣上報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由於基礎數據錯漏失真,難以準確判斷全省“菜籃子”工程建設的真實情況。

  資金投入不足、違規違法情況突出。2011年以來,扶持蔬菜基地建設的基金大部分用於發展冬季瓜菜建設項目。大多數市縣沒有按規定將不低於30%的價格調節基金用於推進常年“菜籃子”工程建設。有的市縣涉農資金沒有落到實處,資金使用存在違規、違法情況。

  另外,九三學社海南省委的一份提案指出,“菜籃子”工程涉及農業、海洋漁業、商務、物價、食品藥品、工商等部門。每個部門各自為政,造成“菜籃子”工程建設力量分散。同時,市場建設與管理滯後,全省尚無一家有規模的農副産品集散大市場。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在菜價調控體系上,海南的蔬菜批發市場大都由私營企業經營,開發商建市場,經營者承包市場,菜販再向承包者租賃攤位,政府缺乏必要的調控抓手。而國內大部分城市的大型農貿市場是由政府或國企控制,政府調控相對容易。

  何時能讓百姓吃上“舒心菜”

  “海口的蔬菜流通渠道顯然沒有打通,資源只掌握在極少數人的手上,菜價不高才怪。”海南省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認為,政府採取諸如平價菜店、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這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措施,根本無法解決菜價高企頑疾。

  “政府多頭分段管理,削弱了政策、措施的合力及效果。”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建議,當務之急是打破壟斷,政府部門形成合力,既要保證供給,又要改變當前既有的市場格局,建立常態化保障機制。

  王毅武認為,“菜籃子”工程涉及諸多部門,常常需幾個領導共同來管,容易出現扯皮推諉、責任邊界不明等問題,因此,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如北京市成立了北京農産品中央批發市場管理委員會,上海成立了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壽光市則成立了壽光蔬菜産業集團有限公司。這些地方大多由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在調控農産品市場方面有很多可資借鑒的經驗。

  九三學社海南省委建議,在省級財政預算中建立常年“菜籃子”專項資金,扶持常年蔬菜基地、大中型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平價商店等項目建設,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鄭風田建議,政府要做好市場建設規劃,投入資金參與農産品批發市場建設,掌握公共市場資源,引導市場公平交易,強化對市場的監管和服務。由政府主導投資新建公益性市場,以産銷對接的方式,向蔬菜基地、合作社、菜農免費開放。在原有的農貿市場中開設自産自銷專區,並減免攤位費。

  在流通領域,建設大西南蔬菜綠色通道。王毅武認為,要強化與雲南蔬菜基地的對接,增加對海南省淡季葉類菜的供應量。特別是在颱風、低溫陰雨等天氣期間,要及時調撥加大儲備,補充本地菜生産未恢復期間的供應缺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