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遙遠又神秘 進口原裝保健品也難承健康大權
- 發佈時間:2015-02-09 10:42:00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時習
無論是中醫的“治未病”,還是西醫的預防醫學,強調的都是從生活的點滴做起,這一點,發達國家做得比我們好,他們從學校教育開始,就已經涉及了養生保健對健康的重要性,30—40歲的青年人就已經開始注重心腦血管保健方面的投資了,但這個投資並不是吃藥,吃保健品,而是修改生活方式,而這也才是最有效的。
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致函美國沃爾瑪等四大零售商,要求他們的一些在售保健品立即撤下貨架,因為紐約州當局在兩年前就開始對四大零售商最暢銷的78個保健品樣本進行測試,結果發現,近五分之四的産品不含標簽上所説的具有保健效果的成分或含有其他成分,而國內消費者經常光顧的一些進口産品購物網站,均有這類産品的銷售資訊,包括常買保健品的人們熟悉的大蒜膠囊、銀杏精華膠囊及人參膠囊等。
國人的保健養生意識日強,出於對國産保健品的不信任,不少人早就從國外帶回或者網上代購舶來的保健品,好像後者才是保證品質的關鍵。從幾年前的納豆,到最近的瑪卡、酵素、小麥草等等,因為這些保健品的“出身”遙遠又神秘,資訊不對稱,國內消費者更難了解保健的確鑿機理,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進口的”、“原裝的”,今天的這條新聞可以讓國人清醒一點了。
其實,在西醫裏面,原本是沒有保健品這個概念的,最多到“營養補充劑”,比如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複合製劑等,包括美國在內,這樣的保健品的出現乃至盛行,受到了人們預防意識增強的影響,這一點,中國應該是“原産地”,因為中醫“治未病”的方法貫徹中醫學的始終,國內的很多保健品就是借中醫的這個概念而産生的。隨著交流的增加,中國人在各國都是“消費大軍”,當地保健品很難説不是受到了中國保健概念的影響。
但無論是中醫的“治未病”,還是西醫的預防醫學,強調的都是從生活的點滴做起,這一點,發達國家做得比我們好,他們從學校教育開始,就已經涉及了養生保健對健康的重要性,30—40歲的青年人就已經開始注重心腦血管保健方面的投資了,但這個投資並不是吃藥,吃保健品,而是修改生活方式,而這也才是最有效的。試想,如果不修改生活方式,就算心臟血管安裝了支架,仍舊大吃大喝不運動,血脂還會升高,撐開的血管仍舊可以再次堵塞,高精尖的手術尚且如此,何況那些都能當飯吃的食物、保健品呢?
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接受起來很難,因為這需要日復一日地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而這,顯然不能滿足現在人急功近利的速效心思,所以更多人願意借保健品,特別是價格不菲的進口保健品,把之前因為錯誤生活方式帶來的惡果“一筆勾銷”。很顯然,這是做不到的,暫且不説從醫學原理上,就沒有讓身體不留痕跡的“後悔藥”,而保健品品質安全監管的缺失是各國都有的問題,這個報道中就稱:紐約州的這一調查行動,讓當地的衛生專家頓感欣慰,因為他們早就發現,人們迷信的這種療效並不確定的東西,監管也不力……從這兒,也就更能理解“健康在自己手中”這句話的含義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