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大洋洲乳業衝擊波:中國乳企準備好了嗎?

  • 發佈時間:2014-12-24 12:46: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先知 蓋群 梁子  責任編輯:時習

  中國乳製品企業可能要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一位一位地説服顧客購買本國産品。

  2014年11月17日,中國與澳大利亞共同簽署了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意向聲明。根據談判結果,中國對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産品關稅最終降為零。早在2008年4月,中國已與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意味著,中國消費者將可以購買更為便宜的大洋洲乳製品。

  這讓中國乳製品企業憂心忡忡,敏感的資本市場率先作出反應。11月18日,乳業股股價普遍下挫,其中,皇氏乳業直接跌停,伊利股份跌幅5.19%,光明乳業跌幅3.86%,國內最大的原料奶生産商現代牧業則下跌3.74%。

  市場普遍認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的“狼”真的來了。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告訴《財經國家週刊》記者:“短期來看影響還不明顯,未來一定會顯現。”

  事實上,中國的乳製品進口量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幹乳製品進口量139.7萬噸,同比增加33.9%;奶粉進口85.4萬噸,同比增加49.2%;液態奶進口19.5萬噸,同比增加91.6%。

  目前,中國對澳大利亞乳製品實施10%~15%左右的關稅。理論上講,免除關稅之後的進口乳製品,不可避免地會加大國內乳業價格競爭壓力。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乳製品降價也會産生聯動效應,導致進口乳製品價格普降,從而侵蝕國內乳企市場份額。

  中國乳製品企業準備好了嗎?

  影響

  “毫無疑問,在關稅優惠以及中國乳製品市場前景廣闊的背景下,澳大利亞對華輸出乳製品的數量會有所增加,不可避免地將會對國內乳製品企業産生一定壓力。”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説。

  但中國乳製品進口中,澳大利亞所佔的比重其實並不大,主要的進口來源地是西歐和紐西蘭,前者的優勢是成品奶,後者則是原料奶。特別是,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和消費習慣的形成,目前國內奶粉、奶酪等成品奶定價仍由國內幾大龍頭乳企掌握,國外同行很難形成價格控制。此外,國外品牌壟斷高端市場的格局已然形成,短期內格局很難被打破。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奶粉量為2.8萬噸,僅佔中國進口奶粉的10%左右。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奶酪為4.6萬噸,奶油産品為1827.3噸。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商務參贊張帆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表示,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已實質性結束,但具體內容並未對外公佈,究竟會産生怎樣影響還無法準確判斷。

  此外,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內部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澳大利亞關稅降低,出口到國內乳製品的價格自然也會下降,但價格只是消費者考慮的一個因素,産品品質、品牌等因素都將影響澳大利亞乳製品的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實質性結束,對於外資乳業品牌影響並不大。據法國達能集團旗下多美滋奶粉內部人士介紹,大部分外資乳業企業的原料都是全球配置資源,他們早已在紐西蘭、澳大利亞進行了合理佈局。

  應對

  部分中國本土乳製品企業也聞風而動。

  “目前,已有部分本土乳企在澳洲佈局和投資。”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説。在不久前舉行的G20峰會上,新希望集團宣佈擬在澳大利亞農業與食品領域投資5億澳元,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乳業。這也是迄今為止,首家確定在澳投建萬頭牧場的國內企業。

  12月初,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表示,新希望乳業已組建澳洲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和項目執行小組,積極落實集團提出的“邁出國門,整合全球資源,對接中國市場,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的農牧産業海外投資理念,推動乳業海外項目工作穩步實施。

  此外,11月21日,伊利集團與紐西蘭相關企業達成兩項合作協議,至此伊利在紐西蘭的總體投資額達到30億元。這一金額創下了中新兩國有史以來投資規模的最高記錄,將由此打造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

  對此,紐西蘭貿易部副部長HonToddMcClay告訴《財經國家週刊》記者,目前紐西蘭是中國乳製品的最大供應國,出口對於紐西蘭的繁榮至關重要。中國企業近5年來投資紐西蘭的步伐不斷增大,伊利集團此次的投資就是最好的範例。

  飛鶴乳業總裁蔡方良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説,從長遠來看,全球乳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趨勢將更加明顯。對於本土乳企而言,要儘快推動技術進步、品牌國際化、降低成本,與國外産品面對面,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並由此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國內外乳業企業合作機制。

  不過,眼下中國似乎更需要建立相關的緩衝機制。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向《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表示,國外乳業對國內市場的衝擊只是時間的問題,因此需建立奶粉原料收儲制度,要防止乳製品價格過快上漲、過快下跌。因為一旦國外乳製品原料緊張,價格上漲很快會傳導到國內。反之,就會出現原料過剩,宰牛倒奶的現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