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少地區通過産業升級、技術創新等方式,推動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形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促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建設。發展綠色消費,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
當前,我國綠色消費勢頭良好,《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出臺,一大批相關舉措先後實施,取得了可喜成績。不少亮眼的數據可以體現這一點:截至2023年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綠色建築面積約118.5億平方米,其中2023年全年城鎮新建綠色建築面積約20.7億平方米,佔城鎮新建建築面積的94%。2023年,我國綠色低碳專利申請公開量9.7萬件,佔全球總量的50%。其他領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綠色消費方式普及,例如,建設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和物流系統,在更大範圍推廣風力、太陽能等綠色能源,推動資源回收等環保産業發展等。綠色消費擁有了更為便利的發展條件,正逐步成為覆蓋眾多領域、兼具經濟性與環保性的生活方式。
不過,當前我國綠色消費領域仍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相關政策亟待完善、尚未形成統一的綠色消費品市場、企業存在綠色生産難題,等等。對此,需多方統籌推進,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主動增強綠色消費意識,加快社會綠色轉型步伐,釋放綠色消費發展潛力。
以科技創新帶動産業升級,逐步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模式。鼓勵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其他社會力量加大在綠色技術、綠色生産和綠色設計方面的研發投入,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産業轉型,加快綠色消費與綠色生産深度融合。發現並解決從“走出實驗室”到“走向大市場”的關鍵問題,加大對企業在技術攻堅、工藝改進等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援,促進綠色創新成果向現實消費轉化。
提升綠色消費發展品質,著力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環保的綠色消費産品和服務。不斷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建設,給予綠色産品財稅金融支援、稅收優惠或補貼、技術幫扶等舉措。優化綠色産品認證和服務,加大綠色産品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加強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切實提升綠色産品的市場認可度和美譽度。通過減少物流成本、採用新能源技術配送、規範流通秩序等方式持續推進産品物流、服務等環節的綠色轉型。
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等多方主體要共同努力,在全社會開展注重健康、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等方面的主題宣傳,加強觀念引導,讓消費者逐步形成綠色、健康的生態觀念。此外,應強化數字化應用,通過平臺搭建和綠色産品個性化推送,引導綠色消費行為,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 (作者:紀 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