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法國禁止使用皮膚“美白針”

  • 發佈時間:2016-04-25 08:31:4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法國禁止使用

  皮膚“美白針”

  □ 張雪飛 郭 爽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許多人將皮膚白皙視為美的標準之一,有人甚至不惜代價想變得更白。為迎合這種心理,有商家推出所謂的“美白針”,宣稱只需簡單注射,就能讓皮膚輕鬆美白。事實究竟如何?歐美市場如何對待這類商品?

  就在幾天前,法國監管部門剛剛宣佈,將嚴禁任何用於皮膚美白或改善皮膚光澤的注射産品,因為其成分及使用方式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健康風險。在藥物管控嚴格的美國,此類“美白針”也從未獲得相關部門批准。

  發佈上述禁令的法國國家藥品與健康産品安全局解釋説,“美白針”類産品都是通過注射使用,這種使用方式決定這類産品應按規定被列為藥品。在法國,所有藥品上市前都必須獲得藥品監管部門審批,然而各類“美白針”並未在法國獲批上市,也缺少規範的品質和效用風險評估。

  法國巴黎聖路易醫院皮膚科專家安托萬·珀蒂博士對於這一禁令並不意外。他表示,按法國現行規定,出現在市場上的這些“美白針”本身就是一種違法存在。並且據他所知,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批准此類産品作為藥品上市。

  珀蒂指出,在法國,確實存在用於治療“病理性色素沉著”的藥品獲批上市,但全部是塗抹于局部皮膚的外用藥,並非用於口服或注射。

  禁令涉及的美白注射産品所標注的主要成分裏通常含有谷胱甘肽和維生素C等。珀蒂説,有科學分析證明此類成分對於美白皮膚並不十分有效,而因為注射操作不規範感染艾滋病、肝炎等各類傳染病的風險則確實存在。

  此外,據法國中毒防治中心統計,2015年,法國曾出現兩例因使用美白注射産品産生不良反應的病例,其中一位患者出現噁心、頭暈、心悸、腹部不適等一系列症狀。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2015年9月也曾發出警告,指出“美白針”類産品具有潛在不安全性而且無效,藥管局從未批准任何皮膚美白或膚色增白的注射藥品。

  美國藥管局藥劑師金仁表示:“這些産品對消費者構成潛在的重大安全風險。你基本上是將未知物質注射到體內,對其內含成分、如何生産等資訊一概不知。”

  除了注射類美白産品,美國藥管局也密切關注非注射、非處方類皮膚美白産品的安全性。

  美國藥管局強調,該機構批准過可用於局部皮膚表面、治療色素沉著、黃褐斑等相關皮膚病的藥品。這些藥品已通過該機構的測試並認定安全有效。此外,其生産商必須遵守相關法規和良好的生産規範。

  在美國,近年來有數家皮膚美白産品的生産和經銷商受到處罰。2014年9月,應美國藥管局和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的要求,美國警方查獲了一家企業銷售的未經批准且標簽內容不當的相關藥品。被查獲的産品就包括所謂“高級谷胱甘肽美白套餐”及“谷胱甘肽膠原蛋白美白套餐”。

  儘管美藥管局發出過警告,但“美白針”類産品和宣傳廣告在美國市場上仍然存在。據金仁介紹,目前推銷此類産品的主要是一些網路電商,而消費者“應謹慎對待那些網上推銷、誇大有效性的産品”,並多諮詢保健醫生。

  皮膚科專家珀蒂指出,從醫學角度來看,雪白的肌膚並不等同於完美肌膚。“皮膚的健康包括其天然的色澤,任何試圖改變天然膚色的嘗試都會讓皮膚冒風險。人類的膚色深淺本來就有差異,我們應該尊重天然膚色”。

  談到有助於皮膚白皙的安全易行方法時,珀蒂認為,還是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最重要。皮膚常常暴露在陽光下不僅會曬黑,還會加速皮膚老化,産生皺紋。不過,皮膚接觸陽光太少也會有健康問題,可能導致需要補充維生素D。(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