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別讓遊客成為被打劫的過客

  • 發佈時間:2016-04-25 08:31:3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觀象臺

  □ 胡立彪

  在製造“天價”這事上,旅遊市場真能做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繼青島大蝦、三亞扇貝、哈爾濱鰉魚之後,“天價”的餐桌上又添一道新菜——桂林娃娃魚。

  據媒體報道,王女士和朋友在桂林玩了一天后,被計程車司機推薦到伏波山附近一家名叫“江邊美食”的餐館吃飯。點菜時,還沒説好要不要一條娃娃魚,店員就已經先下手為強把魚摔死稱重,報價3000元一公斤(當地市場價每公斤300元到400元之間),魚重1.65公斤,總價5000元。王女士她們被這個價錢嚇著了,魚做好端上桌也沒敢動筷子,直接報了警。民警趕到現場調解,最終王女士一行人支付了1500元。

  事件一經曝光,立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面對“天價天天有,處處碰到它”的現實,人們不禁要問:“天價”是怎樣煉成的,難道就沒人管了嗎?與其他“天價”事件發生後當地物價管理部門的反應如出一轍,桂林市物價局一位負責人表示,“餐館銷售魚類菜品的價格是由市場來定的,只要買賣雙方事先商定好,不管價格多高都是合理的”。這種態度引來網友的一致撻伐:物價放開不是放任不管,自由定價也不是漫天要價,更不能成為不良商家借機亂宰客的藉口。

  真如這位物價局負責人説的那樣,産品價格由市場決定,“多高都合理”嗎?當然不是。國家發改委2004年頒佈施行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實施辦法》規定,生産成本或進貨成本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以牟取暴利為目的,大幅度提高價格的,即違法。飯店娃娃魚的售價為市場價的10倍,這樣的定價明顯不合理,存在暴利,而管理部門對此卻不聞不問,熟視無睹,這是典型的不作為。

  事實上,天價宰客事件層出不窮,很大程度上源於有的地方市場監管部門不作為、亂作為。剖析所有發生過的宰客事件,我們發現其中有許多共性問題,而這呈示的是整體旅遊商業環境出現了系統性的病變,絕非簡單的軟環境問題。從旅遊消費角度講,是價格欺詐、價格扭曲、價格歧視。價格欺詐反映的是作為遊客的消費者其價格知情權被褫奪;景區旅遊資源獨佔及市場競爭不充分,則導致價格扭曲;而旅遊商品價格多軌制,往往境內外遊客“同遊(物)不同價”,形成令人痛恨的價格歧視。出門被宰幾乎是每個中國旅客都有的不堪經歷,而被宰之後投訴無果,大多數人最終選擇隱忍,這恰恰體現了旅遊地地方政府監管的慵懶、被動、低效。

  這些問題往往與急功近利相伴而生,是政績與快錢結合的必然産物。有人説,對於一個旅遊城市而言,遊客就是衣食父母,而不是用來打劫的過客。然而,現在不少地方打著“旅遊搭臺、經濟唱戲”的幌子,對當地旅遊資源過度開發,片面強調創收,忽視景觀維護和文化傳承。在此過程中,不顧國家相關規定,景點票價一路飆升,官商聯手推出各類雷人的人造景點,甚至推出嚴重挑戰道德底線的旅遊項目,而其成本往往最終轉嫁到無辜遊客身上。每到一個旅遊城市或旅遊景點,遊客們仿佛都能聽到一個強人高喊: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打此處過,留下買路財!

  天價宰客事件表面上看,是旅遊餐飲從業人員“利”字當頭,為了賺錢不惜殺雞取卵、涸澤而漁,對旅遊經濟無限度惡性透支的行為,但背後更深層的問題卻在於任由這些問題存在而不知反思、不知警戒、不去治理。三亞、青島、哈爾濱等城市都因天價宰客事件使城市形象受損,桂林這次恐也難逃一劫。許多網友在聽到天價事件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再也不去這個地方了”——所謂“用腳投票”,在旅遊市場,這一法則最可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