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引領蓬萊葡萄酒産業又好又快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4-11 10:31:48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韓玉斌
近年來,山東蓬萊市立足“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優勢,把葡萄及葡萄酒産業作為“百年立市”産業,以標準化葡萄基地建設為抓手,從基地規劃到葡萄種植,從品種選育到品質管理,創出一套獨具特色的“標準模式”。先後榮獲“國家農業(葡萄栽培)標準化示範區”、“全國優質葡萄生産基地”、“中國釀酒葡萄之鄉”、“中國葡萄酒名城”等國字號榮譽,被業內專家稱為“中國葡萄種植業劃時代的轉變”。
在南王山谷君頂酒莊葡萄生産基地,成排的葡萄整齊劃一。以石柱為樁,樁間種植6至7株葡萄,每株葡萄都有一個主幹兩個臂,葡萄就挂在兩個臂萌發的新梢上。“這就是標準化種植,行距兩米,株距一米,可以更好地通風采光。看似産量降低,但葡萄品質高,産出效益是以往兩倍還多。”基地經理王鵬介紹。南王山谷是蓬萊最適宜種植葡萄的區域之一。該市充分利用荒山丘陵地帶,科學規劃境內適宜種植葡萄區域,打造了濱海葡萄觀光帶、南王山谷、平山河谷、丘山山谷“一帶三谷”産業發展聚集區。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內先進技術標準,結合法國、義大利等國産業發展規範,立足當地特點,先後制定了《蓬萊市釀酒葡萄種植技術標準》、《釀酒葡萄栽培技術規範》,從改變種植方式入手,積極倡導葡萄種植由小行距、大密度轉變為大行距、中密度,由扇形架式轉變為幹型架式,大多新建基地畝株數控制在350株左右,葡萄的採光、通風條件得到極大提高。同時,嚴格控制採摘的時間和産量,有效保證葡萄品質。
種植嚴卡“標準”,苗木選擇更是如此。緊緊圍繞區域特點,蓬萊突出選用抗逆性強、生命週期長的優質脫毒嫁接苗,從根本上保證葡萄品質。積極與法國波爾多梅多克産區、波爾多酒業聯合會、德國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協會等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先後引進40個優質品種、70個品係和11個砧木品種,種植嫁接苗面積達到3200公頃,成為國內最大面積産區。
雖然國外海岸産區種植發展都已經非常成熟,但還沒有對産區氣候、土壤、栽培品種及其配套模式等進行系統研究,尤其國內沒有對單一産區、不同年份釀酒葡萄漿果成熟特性進行研究,蓬萊産區釀酒葡萄的適應性研究開啟了標準化選育時代。
為了培育出代表蓬萊産區特點、適應性強的優質新品種,實現葡萄種植和生産經濟效益最大化,該市自2013年啟動了《蓬萊産區釀酒葡萄適應性研究》,與義大利農業研究院及山東省葡萄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專門項目組,擇優選擇中糧長城、君頂酒莊、國賓酒莊等企業基地作為項目試驗區,研究適合蓬萊産區條件的葡萄品種和栽培模式,探索建立起一套適合蓬萊産區品種培育的技術體系。“我們已對近十年蓬萊的水熱系數、有效積溫、日照時數、降雨量等指標歸納梳理,從風土條件、品種物候期、成熟特性等方面,分析蓬萊産區優勢品種的性狀表現,基本確定了適宜在蓬萊産區種植的品種。”該市適應性研究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目前,該市已在潛力優勢品種發展、釀酒葡萄成熟品質提煉、種植技術研究實踐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研發出葉幕簡化、沼液應用、葡萄保暖等一系列新技術,篩選出赤霞珠、馬瑟蘭、小味兒多、霞多麗、小芒森、貴人香等10余個適應本産區的特色釀酒葡萄品種,重新修訂了《蓬萊産區優質釀酒葡萄標準化生産技術規程》,為産業基礎建設提供支撐。
前不久,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技術專家被請到蓬萊,從當前世界最先進的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滴灌4大核心技術,以及如何在節水前提下改善土壤環境、提高作物産量等方面,為該市葡萄管理技術骨幹、合作社負責人上了一堂國際標準技術培訓課。
隨著葡萄酒産業不斷發展壯大,蓬萊在科學規劃基礎上,將標準化領域進一步拓展,創新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企業”等優勢互補的産業化經營模式,專門聘請中國農科院5名博士在內的20多名專家,成立標準化種植專家委員會,隨時為基地提供專業指導,幫助葡萄種植企業排憂解難。市裏還安排專項獎補資金,對發展優質葡萄基地實行資金、項目、技術“三扶持”,實現了土地、資訊技術、資金等生産要素的優化配置,有效提升了産業整體效能。
如今,蓬萊産區已呈現出“種植模式標準化、苗木選擇優質化、品種培育特色化、技術服務規範化、管理模式多樣化、基地配套企業化”特點,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了法國拉菲、君頂等一大批知名葡萄酒企、酒莊項目紛紛落戶。目前,該市已建在建精品酒莊28個,成為國內葡萄酒産業集聚發展最好的區域之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