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收藏美、歷史和記憶

  • 發佈時間:2016-02-26 08:32:5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收藏論壇

  □ 張守濤

  現在有一些搞收藏的朋友,把書畫收藏搞成了獵奇,只求新奇不求品位。我們講原創性,講創新,但這和獵奇是兩回事。

  近些年來,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中看到一些獵奇的報道,例如用腳、用頭髮寫字作畫等。一般來講,這類新聞的價值僅為茶余飯後的笑談。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在這些奇人奇事中不乏雖不是有成就的藝術家,但是在其他領域卻是名人的人。有一個用頭髮寫字的謝秋萍,是個廣西人,她的長髮是上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有時她應邀參加一些活動並在舞臺上用她的長髮寫字。在舞臺上她把長髮、舞蹈、書法結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感受。她的書法和長髮為主辦單位帶來了宣傳效應,這是無可非議的,這就叫名人效應吧。

  藝術領域中有很多這樣的奇人,比如無臂鋼琴演奏家劉偉,他雖是個殘疾人,但能用雙腳彈鋼琴,而且比一般身體健康的人彈得還要好,得到了世界鋼琴界的認可。

  説到書畫領域的奇人,我們同樣要考量他的書畫作品本身的創作水準和品位達到了什麼樣的水準,而不能因為是殘疾人,就降低了標準。何況這些奇人中有很多本來就是肌體健全的人,為出奇而出奇,這是不可取的。比如,有些人明明有手,卻用腳寫字。這只能説是一門特技,最重要的不是他是怎樣寫的,而是寫得怎麼樣。用舌頭寫字作畫,看上去也實在不太雅觀,即使寫得畫得不錯,但在收藏上也總還有些問題,墨在紙上含有人的唾液,對長期收藏總是有影響的。

  我們常講名人字畫,就是説在收藏中有兩個要素,名人和名作品,這二者是不可分的,名人效應可以有,但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卻是不可或缺的。一幅作品其實並不在乎用什麼手段創作的,只要品位好,其實都可以作為藏品,至於是用手還是用腳作的也就並不重要了。

  我倒有一個建議,如果收藏者熱心殘疾人事業,倒不妨把反映他們和疾病作鬥爭的堅韌、自強不息的精神和生活態度的藝術品作為一項專題收藏,有機會做一項殘障人士書畫作品專題展,這一定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當然如果有興趣,也可做一項肢體不同部位所作書畫作品的專項收藏,雖然無法預料它將來的價值如何,但作為一個專題總還是可以的。

  現在還有很多書畫家也熱衷於搞什麼最大的、最小的創作,其實這也是製造新聞由頭的行為,這和女孩依靠漂亮的服裝贏取什麼回頭率是一個意思,人家回頭看看你,如果讓人家看到的是一個沒有修養、輕浮的眉眼又能怎樣呢?一個真正的學者、真正的書畫家,要靠自己作品的內涵説話,大和小只是一時的轟動效應而已,只是人們飯後茶余的笑談,這又算得了什麼?一幅好的作品應當讓人們慢慢地看,細細地品,看一次有一次的不同感受,引發觀眾的想像和充分的審美再創造的空間,那才是值得收藏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從構思到創作,作為畫家來説是一個審美過程,但不是一個完整的審美過程,而觀眾則應是作品審美過程的繼續,不同的觀眾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會産生不同的共鳴,作品不在大小,不在轟動效應,而在於這一審美過程持久的延續。

  收藏家也應當具備這樣的審美眼光,而不是追求獵奇。我們傳承給後代的不能只是品位不高、帶有獵奇性的傳説。多年以後獵奇性的傳説花樣翻新很多次了,那時人們注重的依然是作品本身的品位。我們現在見到的古代書畫作品又有哪一件是依靠獵奇流傳下來的呢。

  收藏美、收藏曆史、收藏記憶才是收藏界的事情。正是因為有了收藏,才使人們對逝去的歷史産生了回顧,才使古老的藝術形式得以流傳。這就是文化的傳承,而這種傳承正是我們的藝術得以發生發展的基礎。在浩繁的歷史典籍中記載了無數的傳奇故事,但是你要是真正有意作書畫收藏,還是要踏踏實實地學點書畫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真正的鑒賞能力和品位,而不需要獵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