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把品質安全放在産業發展第一位

  • 發佈時間:2016-01-28 09:32:2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何 可 文/圖

  去年12月,質檢總局聯合央視發佈的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中,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達到1401.38億元,在地理標誌品牌價值中僅次於貴州茅臺,在所有中國品牌價值中名列第五。

  安溪茶葉能夠享譽海內外,獲得品牌溢價,與兩塊品質“招牌”大有關聯:一塊是國家認監委2015年10月授予安溪縣的“第一批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示範區”稱號;一塊是2012年11月,質檢總局授予安溪的“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如今,安溪茶葉出口量佔到了全國烏龍茶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並伴隨著“海上絲路”,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安溪茶創出“品質模式”

  1月22日上午,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榜寨片茶園內飄起了小雨,曾經逢雨天必是泥沙俱下的丘陵地帶,如今茶園梯壁上爬地蘭、黃花菜鬱鬱蔥蔥,護坡固土,道路兩旁和梯田空地的香樟錯落有致。

  據榜寨片茶山所屬企業八馬茶業有限公司品控部經理謝承昌介紹,通過生態化治理,茶園“跑水、跑土、跑肥”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更重要的是,茶園生態平衡後,化肥使用量減少約七成,茶葉品質顯著提升。“與3年前相比,該茶園的茶葉品質提高了一到兩個等級,經濟效益增加了20%以上。”

  如今,像榜寨片茶園這樣的生態茶園已佔安溪縣茶園的一半。茶園生態化、茶農組織化、生産標準化的立體發展體系已成為安溪發展茶産業的基礎。

  “在安溪,八成人口與茶葉有關,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中有56%來自茶業。茶産業是個民生工程,茶葉品質安全工作始終被放在茶産業發展的第一位。”據福建省安溪縣農業與茶果局局長蔡建明介紹,2015年,安溪縣茶園總面積4萬公頃,茶葉總産量6.5萬噸,茶葉直接或間接出口1.6萬噸,出口量約佔全國烏龍茶出口總量的1/3。

  與滿園的茶香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近年來國際市場對茶葉品質安全要求的日趨嚴苛:2006年5月,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針對茶葉的農殘限量指標從83項增至276項;歐盟對茶葉的農殘要求高達470項,2014年以來對農殘法規進行了15次修訂,其中將啶蟲脒等4項農藥殘留限量加嚴了一倍。

  儘管如此,安溪茶葉仍然取得了出口佳績。據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安溪辦事處主任張華介紹,兩個示範區的建設為安溪茶葉應對出口品質安全要求提供了有力手段。通過示範區建設,逐漸形成以“強化源頭管理,突出中間自律,加大終端追溯”為特色的“安溪模式”,較好地解決了茶農難組織、農資難監管、品質難追溯、基地難集約、標準難實施等一批茶業發展共性技術難題,大幅提升安溪茶葉的品質安全監管工作的成效。

  “品質管控就是暢銷的通行證”

  “嚴格的品質安全管理體系是八馬暢銷的通行證。”八馬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禮回憶起企業的發展史感慨良多,“為打入日本市場,2002年企業在質檢部門幫助下開始建設品質追溯系統。2006年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後,八馬成為首批出口鐵觀音到日本的企業之一,並多年位居鐵觀音出口量前列。”

  目前,安溪出口茶葉連續6年全部通過輸入國官方檢測,出口價比全國均價高出近50%,平均每畝(約為0.067公頃)茶園增收1000多元。同時,124家企業通過國家茶葉檢測重點實驗室(福建)農殘檢測,各項指標全部合格,取得安溪鐵觀音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專用標誌。

  據了解,安溪已在全縣範圍內推行《地理標誌産品 安溪鐵觀音》等“四個標準體系”。同時,鼓勵建設集約化、清潔化初制加工場,在加工環節嚴格執行國家食品品質標準、QS、ISO、HACCP、GMP管理體系,全面推行無公害清潔化生産。全縣茶葉加工企業標準註冊登記率95%以上,標準實施覆蓋率達100%。

  蔡建明説,在種植環節,安溪縣在出口備案茶葉基地率先推行的“聯作制”管理模式。通過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與茶農之間,增設由10戶左右的茶農自願組合形成的聯作小組,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實施茶園農事管理、農資供應、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品質監測、品牌銷售的“六統一”,一人違規,牽動全組,較好地解決了茶葉的原始品質責任承擔者缺失問題。

  如今,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在品質人的悉心守護下,安溪茶葉正在繼續揚帆起航,續寫絲路傳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