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聖地唱響“品質好聲音”
- 發佈時間:2015-12-30 10:35:17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吳怡杭本報記者劉艷
遵義,位於中國西部,貴州省第二大城市,她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和偉大轉折地,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誕生地。這塊熱土文化底蘊深厚,古有“漢三賢”“清三儒”和沙灘文化積澱,近有紅軍長征文化、浙大西遷文化、酒文化及當代各种先進文化,可謂集文化之大成。
目前,遵義市經濟總量僅次於省會城市貴陽,是國家規劃的長江中上游綜合開發和黔中産業帶建設的主要區域,2015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預計達2200億元左右,比“十一五”期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5%,增速比“十一五”時期快1.9個百分點,實現了高於全國、高於全省、高於以往歷史時期增長速度的“三高於”目標,經濟總量在西部30個非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七。
回眸“十二五”,遵義市經濟總量、綜合實力躍上新的臺階,離不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離不開全市幹部群眾主動適應新常態,凝心聚力、克難攻堅的沖天幹勁。
尤其是近些年來,遵義市堅定不移地實施主基調主戰略,全力打造“總量跨越、品質躍升、結構優化、效益顯著、生態良好”的遵義經濟升級版,使革命老區煥發出蓬勃的朝氣。作為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肩負著重要職責的遵義市品質技術監督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這一發展思路,提出“優服務、嚴監管、強質監、上水準、爭一流”的工作方針,在實施品質興市、品牌帶動和標準化三大戰略,全面服務發展方式轉變和産業轉型升級,全力保障産品品質安全、特種設備安全,以及引領各市縣區創新工作思路、服務經濟發展等方面,唱響了紅色革命聖地獨具特色的“品質好聲音”。
品質興市——工業老城煥發生機
“十二五”時期,是遵義市建設和諧遵義、實現遵義“三個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貴州省這座工業名城面臨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戰略時期,更是全市質監事業實現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期。
2012年,遵義市質監局代市政府起草並出臺了《遵義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品質發展綱要〉(2011-2020)全面推進品質興市實施意見》《遵義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工業産品品質提升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品質興市戰略。
遵義,不但是中國革命的紅色聖地,也是貴州省的老工業基地。當貴州全省吹響“工業強省、工業強市”的號角時,這座三線建設的工業老城,蓄勢待發,煥發出勃勃生機。2013年,遵義市提出“建設百億園區﹑培育千億産業”的目標,堅持生態文明理念,創新驅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一條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為助力“百億園區、千億産業”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2014年,遵義市質監局在全省工業園區率先開展品質興園、品質興企工作,對全市19個在建工業園區進行了調查摸底,並對全市工業産業結構現狀、園區産業規劃佈局組織展開研究。針對傳統産業發展能力不足、區域發展不均衡、新興産業規模不大、發展品質不高等諸多問題,向市委、市政府呈送了《遵義市在建工業園區生産企業品質狀況調查報告》,該報告梳理了遵義市發展“百億園區”存在的困難並提出了相應意見和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王曉光等領導就此還作了重要批示。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858.5億元,領先貴陽204.95億元。
為大力加快品質興市的進程,遵義市質監局每年編制印發《遵義市品質發展報告》。積極培育和組織全市企業申報貴州省名牌産品。2015年,該局共推薦遵義市6家企業的7種産品爭取納入貴州省名牌評價目錄。同時,該局積極為企業落實2014年度貴州省名牌産品的獎勵資金,已兌現23家企業115萬元的獎勵金,極大地調動了轄區企業和基層政府培育申報名牌産品,實施品牌戰略的積極性。
為全面提高遵義市産品品質整體水準,全面實行品質興市,該局每年都制定了《遵義市工業産品市級品質監督抽查方案及目錄》,並組織實施。2015年該局全面推動企業落實品質管理體系,制定品質安全管理告知書,開展食品包裝材料、煙花爆竹、危化品、化肥、新型建築材料等專項檢查,同時,召開品質分析會和品質提升觀摩會,共抽查28類65種614家企業151批次的産品,抽查合格批次為968批次,合格率92.1%,省級監督抽查401批次,批次合格率為93.8%,居全省第二,問題企業發現率為6.2%。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貴州省級監督抽查該市産品品質合格率上升了10.6%,高於全省平均水準。
品牌培育——循序漸進穩步增長
塑造品牌的關鍵在於品質。對於遵義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來説,自古就不缺乏“品牌”。西漢時期,漢武帝就已為茅臺酒的甘美折服。遵義有以國酒茅臺為代表的名優品牌,但國酒茅臺不是遵義品牌的全部,對品牌的培育,遵義市在走一條循序漸進、穩步增長的發展道路。
2011年,經過全面調查分析,遵義市質監局制定了名牌培育“十二五”規劃和年度培育計劃。推薦39家企業的57個産品申報貴州省名牌産品, 其中20家企業的30個産品成功獲貴州省名牌産品稱號。
2013年,該局共培育組織42家企業48個産品申報名牌産品,組織湄潭、匯川申報2個國家級,遵義縣申報1個省級品牌示範區創建試點。推薦珍酒、長征開關電器2家企業參加質檢總局品牌價值評價。並專題請示市政府表彰並兌現落實2012年度貴州省名牌産品的獎勵資金85萬元。
同時,該局加大幫扶地理標誌産品申報力度,有效保護地方名優特産,切實提升遵義名優特産知名度。2013年遵義市成功申報“正安娃娃魚”“正安白茶”“習酒”“道真洛黨參”“道真玄參”5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為積極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2014年遵義市質監局指導4個縣申報知名品牌示範區,其中湄潭、匯川積極申報2個國家級品牌示範區創建試點,遵義縣積極申報1個省級品牌示範區創建試點,目前,已獲批為省級示範區先行創建;推薦珍酒、長征開關電器2家企業參加質檢總局品牌價值評價;全市22家企業31個産品獲得2014年貴州省名牌産品,申報和入圍數量較2013年增長54%和106%;該市唯一的全國有機産品認證示範創建區(鳳岡縣)順利獲批創建;新獲得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4個,新申報獲國家質檢總局受理公示4個。並專題請示市政府兌現落實貴州省名牌産品獎勵資金70萬元,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獎勵經費15萬元,充分調動了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積極性。
2015年,該局共推薦遵義市6家企業的7種産品爭取納入貴州省名牌評價目錄,目前全市共有74家企業98個産品獲得貴州省名牌産品稱號,位列全省前茅。目前,該市已成功申報地理標誌産品20個,名列貴州省第一。
標準化興農——富農強村保民生
“如果沒有標準,世界將雜亂無章、寸步難行。”遵義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田景余在接受採訪時這樣概括標準化對遵義市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遵義市素有“黔北糧倉”之稱,糧食産量大致佔全省總量的四分之一,這與農業標準化的實施密不可分。2011年,遵義市質監局成功申報了桐梓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紅花崗區海龍奶牛標準化養殖兩個國家第7批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和綏陽金銀花種植、桐梓古耕農牧開發公司肉牛標準化養殖兩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
為使標準化戰略取得新進展和新突破,5年來,遵義市質監局加大指導幫扶力度,全市標準化水準明顯提升。2013年《海綿鈦單位産品能源消耗限額》國家標準獲國標委批准發佈,《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正安白茶》等10項省級地方標準獲批准發佈,組織制定了22項市級地方標準。經國家標準委批准,2014年2月,貴州省遵義市包括鳳岡縣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習水縣國家高粱種植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和余慶縣國家桃栽培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區3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被列為第8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其中,鳳岡縣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是貴州省首次並唯一獲批的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
科技興檢——為全面提升品質水準助力
“十二五”以來,遵義市不斷完善以品質安全、技術支撐、品質誠信為基礎的大品質工作體系。通過嚴格監督企業履行品質安全義務和社會責任,加大對重要工業品、農産品、食品和特種設備的監管力度,鞏固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産品的品質安全整治力度。完善品質安全風險評估、檢驗檢測、預警、資訊通報和快速處置機制,切實防範和有效處置品質安全等突發事件。全市品質安全水準的不斷提升,與遵義市質監局始終高度重視科技興檢、強化品質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密切相關。
2011年以來,該局所屬技術機構遵義市産品品質檢驗檢測院新上了一系列檢驗檢測項目,其中預裝式變電站檢測項目填補了西南地區空白,有載分節開關檢測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2014-2015年,該局所屬技術機構遵義市特種設備檢測所投入500萬元的燃氣管道檢測項目,走在全省前列。該局還結合産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立足自身優勢提出了申報國家高中壓電器産品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綠茶産品監督檢驗中心兩個國檢中心建設項目的規劃。到2014年,遵義市産品品質檢驗檢測院承建的“兩個國檢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其中,國家茶及茶製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貴州)的成立為貴州新增了一張國家級名片,具備了承接國家下達的茶及茶製品監督抽查任務的資格,實現了檢驗報告國際互認,為黔茶出山,以及産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遵義市産品品質檢驗檢測院和遵義市特種設備檢測所,因改革發展成績突出,成效顯著,多次獲得省、市工作肯定和表彰。其中,遵義市産品品質檢驗檢測院于2015年6月被質檢總局表彰為“全國品質監督檢驗檢疫工作先進單位”。
特種設備零事故——用監管守住安全紅線
特種設備由於受眾極廣,受到老百姓的普遍重視。從電梯、客運索道、大型遊樂設施,再到鍋爐、壓力容器等,無一不牽涉到普通民眾的生活。
“十二五”以來,遵義市質監局緊緊圍繞“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這條工作主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管措施,完善監管體系,深化專項整治,全力保障了遵義市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的持續平穩。
截至2015年,遵義市特種設備已達18000余臺,壓力管道498千米,各類工業氣瓶和民用氣瓶23萬餘只,在建客運索道2條,八大類特種設備在該市已齊全。在監管任務日益艱巨的形勢下,該局由班子成員帶隊分為5組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督查。該市未發生一起特種設備安全事故,保障和推動了全市經濟健康發展。
今年貴州省電梯應急救援處置服務平臺建設動員部署會議後,該局召開專題會議,迅速貫徹落實省局會議精神,提出了“全面啟動、重點突破”工作思路,快速推進遵義市電梯應急救援處置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工作。到目前為止,遵義市在用電梯7408台,進入電梯應急救援平臺總量達4479台,電梯進入臺數總量全省排名第二。
計量惠民常態化——民生計量為民所享
為抓好計量惠民工作,切實開展能源計量、民生計量、誠信計量三大行動,“十二五”期間遵義市質監將計量惠民工作常態化,給民眾從源頭上建造公平、安全的消費空間。
2012年,該局與32家在産重點能耗單位簽訂了《共同推進節能降耗能源計量工作責任書》。同時與達到誠信經營條件的30家醫院和23家眼鏡店簽訂了《誠信計量承諾書》;對3年來開展的“六個走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工作進行驗收,全市共建立誠信計量示範單位232家,簽訂和公示承諾書接受社會監督的232家,在用計量器具4532台,全部檢定,232家誠信計量示範單位無違法行為發生。
2014年,遵義質監局完成了11家重點能耗企業能源計量審查,91項計量、認證行政許可事項審查工作,妥善處理中心城區液化石油氣“短斤少兩”計量信訪案,辦結計量投訴、舉報案件3起;在全市250個集貿市場、大型超市設置公平秤,協調市檢測院幫助匯川區解決了集貿市場計量頑疾,集中檢定880台計量器具,減免檢定費18萬餘元。
為讓計量工作真正走近百姓、貼近民生,該局在集貿市場、加油站、商店(超市)、餐飲業、醫療機構、配鏡行業培育誠信計量承諾單位 381家。同時,開展了計量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醫院、進企業諮詢和免費檢定、測試服務活動,廣泛宣傳計量工作,切實做到計量為民所知、為民所用、為民所享。
2015年作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遵義市質監局在産品品質監管、標準、計量、認證認可、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品牌創建、特種設備監管、打假稽查等工作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與此同時,各縣(區、市)的質監工作也亮點頻出。
紅花崗區——服務經濟社會出新招
“十二五”期間,紅花崗區市場監管局制定了《遵義市紅花崗區湘江工業園區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同時深入園區調研企業在産品生産、産品品質、産品標準、檢驗檢測以及名牌産品申報方面存在的問題,建立園區企業檔案11家。
該局創新工作思路,與區消防大隊聯合組建了紅花崗區電梯應急救援隊,並將119報警電話納入電梯應急救援報警電話。結合紅花崗區實際,組織編寫了《紅花崗區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于去年經該區人民政府批准通過。
匯川區——品質興園打造知名品牌高地
上世紀60年代末,按照國家三線建設部署,上海華通開關廠、天津105廠等企業內遷至貴州遵義,開始了40年之久的艱苦創業歷程,在現在的匯川區境內建立了長征電器基地。
近年來,遵義市匯川區推行品質興園工程,推廣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培育卓越企業,樹立“以質取勝,創先爭優”的意識。2013年基地獲批省級貴州遵義電器(氣)裝備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2014年實現産值14.8億元,佔外高橋工業園區總産值的80%。
為了幫扶匯川區品質興園落到實處,匯川區市場監管局在該區實施工業強區、名牌戰略、標準化戰略過程中積極培育推薦,目前,示範區有效期內的貴州省名牌産品7個,全區有效期內貴州省名牌産品為17個,位居全市第一。
遵義縣——品牌建設惠企業
“十二五”期間,遵義縣市場監管局以品質工作為基礎,全面履行自身職責。
一是以“品質興縣”“品牌建設”為重點,指導企業開展名牌創建申報工作,培育、推薦10家企業申報2015年“貴州省名牌産品”,9個産品分別獲得“2015年貴州省名牌産品”;指導幫助遵義火焰山電器有限公司建立“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遵義縣福鑫鋼鐵製品有限公司建立“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積極開展地理標誌申報及品牌建設工作。今年12月“團溪白果貢米”順利通過“團溪白果貢米”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技術審查。
新蒲新區——簡政放權便民眾
2013年11月1日,在新蒲新區質監分局指導、幫助下,轄區內貴州航太精工製造有限公司生産的航太航空發動機緊固件普通螺母規格型號(M4-M76)、MJ螺紋(MJ4-MJ12)、英制螺紋(0.19-0.625)等獲貴州名牌産品稱號。
今年以來,隨著改制工作的不斷深入,該局簡政放權不走過場,紮實為群眾辦理組織機構代碼共計309家,新辦171家、到期換證6家、變更辦理換證65家、年檢66家。
綏陽縣——以資訊化建設保一方安全
今年以來,綏陽縣以全省電梯安全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為支撐,結合電梯安全物聯網監管技術,積極推進全縣電梯安全應急救援中心建設。目前已將137台在用電梯納入應急平臺,並積極進行貼牌,23台電梯資訊化安全監管平臺安裝調式完畢,並將《綏陽縣特種設備安全物聯網監控系統》作為遵義市“十三五”規劃項目上報。
桐梓縣——建特種設備監察隊伍保安全
“十二五”期間,為提高監管水準,重點保障特種設備安全,桐梓縣市場監管局建立科、大隊、分局三方聯動執法檢查機制,對全縣特種設備進行重點檢查和調查摸底,並建立全縣特種設備使用臺賬,堅決落實《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責任書》,簽狀率達100%,與電梯使用單位簽訂責任狀,全面落實電梯使用主體責任,培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隊伍,開展特種設備安全集中培訓,組織召開電梯安全生産專題推進會及季度安全例會。
同時以品質監督抽查和認證監管為抓手,嚴厲打擊生産銷售偽劣産品違法行為,以“抓品質、保安全、促發展”為指導思想,強化企業主體品質安全責任,依據企業取證産品品質安全風險程度、企業履行産品品質主體責任的情況和實現程度綜合進行分類監管判定,按AA、A、B、C四個類別,對應實施信用監管、責任監管、常態監管、加嚴監管四級監管方式。
赤水市——幫扶企業服務地方有成效
“十二五”以來,在赤水市市場監管局的積極幫扶下,該市新增3個貴州省名牌産品、1家企業確認為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幫扶4家機動車安檢機構取得檢驗資質。制定發佈貴州省級地方標準2個,該市1家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並組織完成5項旅遊縣級地方標準的制定,確保該市順利通過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創建。幫扶4家企業通過ISO9000系列標準認證,2家企業通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幫扶該市3家白酒企業獲得生産許可證3張。與四川合江縣質監局建立特種設備工作聯動機制和資訊共用平臺。新增1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赤水曬醋。
習水縣——農業標準化實現零突破
“十二五”期間,在習水縣市場監管局的積極幫扶下,該縣農業標準化工作實現零突破。成功申報了習水縣有機紅高粱種植標準化示範區(由質檢總局立項納入國家第八批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目前該縣紅高粱獲有機認證地塊13573公頃。
同時,習酒系列7個産品榮獲省級名牌産品,獲得“習酒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並實現零突破。該局積極指導縣疾控、農牧、環保等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共7家通過計量認證,檢測範圍涉及公共衛生、環境監測、農殘、建材、機動車檢測等等。在該局的幫助下,地方特色食品産業顯著增長。26家地方特色食品獲得食品生産許可證;引進特種設備維保單位8家入駐該縣,有力維護了該縣特種設備運作安全。
湄潭縣——重品質造就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區
湄潭是貴州最大的茶區, 2009-2014年連續獲“全國重點産茶縣”,2013年獲“國家級出口茶葉品質安全示範區”“全國茶葉籽産業發展示範縣”,2014年在“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範縣”中排位第三,並獲“全國茶文化之鄉”稱號。2015年8月,“湄潭翠芽、遵義紅”獲米蘭“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該縣是貴州省現代茶業高效示範園區,茶葉産業已成為湄潭農村經濟最重要的支柱産業。
“十二五”以來,為落實有效管理,確保茶葉品質安全,湄潭縣質監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茶葉品質安全檢測監控。與中國茶城國家茶及茶製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縣農産品品質檢測中心及省市業務部門對企業和市場成品茶進行隨機抽檢,目前檢測茶葉樣品300余個,合格率為100%。
認證認可——鳳岡縣有機農業跨越發展
鳳岡縣是遵義市以農業標準化助推生態經濟發展的縮影。近年來,該縣推出了“四生一有”(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生態城鎮和有機田園文化)發展戰略,並建立了生態經濟建設體系。為緊緊圍繞、配合地方黨委政府的建設發展思路,遵義市質監局相繼派出5名幹部到該縣挂任副縣長或副鄉(鎮)長,具體負責業務指導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鳳岡縣走出了一條具有貴州特色的、以發展有機農業為突破口的山地高效農業發展之路。
截止2015年11月,該縣已建成國家級有機食品生産示範基地5個,有機産品認證面積3.6萬餘畝,佔常用耕地面積的9.08%。有機認證企業達13家,獲得有機認證證書25張,有機産品實現年産值4.4億元。該縣先後被列為“全國有機農産品認證示範區”“中國有機食品生産示範基地”“全國生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中國茶葉出口安全示範區”。
“四在農家·美麗鄉村”——余慶縣打造標準化新農村
余慶縣人民政府于2013年底向國標委申報“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項目,2014年4月國家標準委、財政部以國標委農聯〔2014〕13號文批准該縣實施“農村綜合改革-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項目。
項目落地後,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但由於“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體系龐大、內容複雜、涉及範圍廣,體系標準的科學、適用、可操作是工作的核心。遵義市質監局在20個示範點,採取PDCA原理持續改進,確保“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標準體系的科學、適用。同時,切實加強過程及業務督導。建立和實行了“月督查、季調度、年考評”監督考核機制,加強試點項目實施過程監督和問責,隨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標準在實施過程中的持續改進。
截止目前,已建立完善了余慶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體系。該縣標準化建設經驗,入編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統一宣貫教材《美麗鄉村標準化實踐》,並由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聯合出版。
務川自治縣——霧峰茶葉獲有機證書
“十二五”期間,務川自治縣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結合當地實際,使品質技術監督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縣産品品質得到了大幅提升。 務川白山羊獲得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實現了務川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零的突破;該縣食品生産加工企業和小作坊共計95家100%簽訂了《食品品質承諾書》,100%建立了品質檔案;2014年務川霧峰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獲歐盟有機轉換認證證書。
正安縣——創國家級示範縣培育正安品牌
近年來,正安縣市場監管局助力全縣獲省市名牌産品5個,正安白茶、正安野木瓜、正安白及、正安娃娃魚4個産品獲批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同時,標準化工作取得突破,制定了《地理標誌産品 正安白茶》《地理標誌産品 正安野木瓜》《方竹筍》3個貴州省地方標準,已立項正在制定《地理標誌産品 正安白及》《地理標誌産品 正安娃娃魚》兩個地方標準。
目前,創建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示範縣工作得到了國家認監委批准,創建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示範區獲省品質技術監督局批准,國家級示範區正在申報中。
道真自治縣——四個地理標誌産品獲批
“十二五”期間,在道真自治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援下,該縣市場監管局大力開展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申報工作,共計爭取97萬元的財政資金投入,于2013年和2014年兩年間集中申報了洛黨參、道真玄參、道真灰豆腐果、道真綠茶(道真硒鍶茶)4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並全部獲得質檢總局審批,成為貴州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最多的兩個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