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用成語典故詮釋度量衡

  • 發佈時間:2015-11-06 09:33:0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丁 瑩

  計量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度量衡”。

  何謂“度量衡”呢?“度”,《孟子》中解釋:“度然後知長短”;“量”,《莊子》:“為之鬥斛以量之”;“衡”,《禮記》:“猶衡之於輕重也……”我國度量衡的産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時人們用自身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植物的果實作為計量標準,如《史記·夏本紀》記述:禹“身為度,稱以出。”《孔子家語》:“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尋,斯不遠之則也。”當然也還有“掬手為升”,“取權為重”,“邁步定畝”,“滴水計時”等記載。

  度量衡是我國歷朝歷代治理國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2200多年前,秦始皇就把“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作為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管子·明法解》記載:“明主者一度量、立表儀而堅守之,故令下而民從。”《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淮南子·本經訓》:“謹于權衡,審乎輕重,足以治其境內矣。”《禮記·明堂位》:“朝諸侯于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為了更加形象地詮釋度量衡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鄭穎、劉海鵬、陳昂合作編著了《成語典故中的度量衡》一書。全書本著“讓計量通俗化”的思路撰寫,圖文並茂,通過“成語典故”這一特定語言文化載體詮釋了度量衡的博大精深。書中既有度、量、衡、時制度、單位的介紹,也有歷史人物、經典著作的講解。既讓讀者了解到古時“大丈夫”有多高,也介紹了“一寸光陰一寸金”中時間用長度單位來計量的原因;既有“權力”與古代“權衡”的淵源,也有“一剎那間”到底是多長時間的敘述;既有揭示測量原理的“立竿見影”、“曹衝稱象”、“累黍定尺”等成語典故,也有表現法制計量理念的“一概而論”等成語典故;既有彰顯度量衡特有文化寓意的“稱心如意”等成語典故,也有描繪古代度量衡裝置的“懸羽與炭”、“漏盡更闌”等成語典故;當然,還有反映古代度量衡單位的“墨丈尋常”、“毫釐絲忽”等成語典故……

  該書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潔先生,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先生分別作序,著名科技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關增建先生擔任總顧問,天津計量博物館創始人艾學璞先生擔任主審。

  隨著時代變遷,科技發展,現代計量早已超越了古代度量衡的範疇,測量的領域和裝置也遠遠超越了尺、鬥、秤的束縛,無論是時間計量,還是長、熱、力、聲、光、電的計量,都已經根植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