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圍繞發展大局 展現紅河特色

  • 發佈時間:2015-09-11 09:32:3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傅小冰

  近年來,雲南紅河州質監局緊緊圍繞改革發展大局,以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緊扣州委“一個中心、5個示範”的發展戰略目標,通過著力打造法治質監、服務質監、民生質監、數字質監,探索走出了一條紅河特色的質監之路,有效增強了質監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嚴格依法行政,著力打造“法治質監”。該局嚴格服務窗口監管,加強各級政務服務窗口、12365舉報處置指揮系統與96128政務服務專線建設,認真做好投訴舉報受理及案件督辦工作;同時簡化行政審批事項,認真開展行政權力清單清理工作。將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註冊和開工告知許可權下放縣市局辦理。推廣應用組織機構代碼證書電子副本(IC卡),使企業實現年檢網上申報,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主動配合工商部門開展“三證合一”試點工作,為“一照一碼”的啟動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簡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核發和計量檢定員資格核準兩項行政許可的辦事程式,提升了行政審批事項的辦理深度;該局還圍繞與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農資、建材、汽車配件、車用汽柴油、兒童用品為主的日用消費品等重點,深入開展專項執法打假和綜合治理,維護健康的市場經濟秩序。

  圍繞發展大局,著力打造“服務質監”。該局按照《品質發展綱要》,組織編制了《紅河州2014年宏觀品質狀況分析報告》和《2014年産品品質分析報告》,為政府宏觀品質研究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全州13個縣市穩步推進品質興州、標準化和品牌發展3個戰略向縱深發展。該局還對雲南省名牌産品評價目錄進行了廣泛徵集,全州共推薦37個産品進入雲南省名牌産品評價建議目錄,推薦數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全州已有23家企業的36個産品榮獲雲南名牌産品稱號。全國以錫冶煉為引領的有色冶金産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和全國哈尼梯田文化旅遊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創建項目已獲批准,籌建工作正在進行中。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成功申報和正在申報的地標産品數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州産品品質穩步提升,品質總體合格率達到9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

  夯實品質基礎,著力打造“民生質監”。大力實施“計量惠民生、誠信促和諧”雙十工程,開展計量惠民檢定,已建立4家集貿市場、5家醫療機構、11家加油站、4家配鏡店為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範單位;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整治活動,排除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盲區及風險點;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監督抽查專項行動,共抽檢66家企業生産的大米、麵粉、食用油等10種217批次的定量包裝商品,總檢測合格率為97%;組織開展實驗室資質認定專項監督檢查,共檢查認證實驗室15家,通過認定證後監管,提高了實驗室檢測品質、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好對食品農産品獲證企業及獲證産品的監督檢查,未發現偽造、冒用、超範圍使用有機農産品認證標誌、認證證書的行為。

  加強業務建設,著力打造“數字質監”。數字質監通過充分採集、整合和挖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各種品質資訊資源,建立面向行政管理部門、各方責任主體、檢測機構和公眾服務的資訊平臺。數字質監的打造為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質監業務工作動態,提高業務分析和服務經濟發展能力,以及在領導宏觀決策調控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截至目前,紅河州質監局已收集、整理、統計、更新全州14個縣市區局、州局機關9個科室的相關業務數字資訊,已收到報表30多張,數據2000多條,做到了底數清、數據準、覆蓋廣、更新快。通過數字質監的打造,切實提升了紅河州質監系統的資訊化應用水準,實現了質監工作在人、財、物管理和業務工作的數字化、智慧化、人性化和可視化。“以數字説話、憑數據支撐”的數字質監平臺初顯成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