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把最先進的錨栓技術推向世界

  • 發佈時間:2015-07-27 10:38:0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柯紀

  前不久在北京舉辦的2015中國鐵路電氣化技術與裝備交流大會上,法施達集團作為唯一參會企業展示的專利技術——法施達膠粘-模擴底錨栓,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肯定。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會長、原鐵道部副部長國林勉勵法施達集團:“繼續把錨栓的安全放在首位,跟隨中國高鐵將最先進的錨栓技術推向世界。”

  法施達集團是一家從事專業建築緊固技術和産品銷售的公司,致力於將世界建築緊固和加固領域先進的技術和産品帶到中國的商業建築、市政設施、交通橋隧、港口碼頭、冶金礦山、能源石化等領域。該公司技術實力雄厚,現為全國建築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團體會員單位;公司技術總工現為全國108個加固委員之一,參與了《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國標修定版中錨栓及結構膠粘劑部分的編寫。

  錨栓是用於地鐵和高鐵的車站、隧道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類緊固件。它由外螺紋頭部和螺桿(帶有幾個不同角度倒錐體的圓柱體)兩部分組成,與螺母配合使用,將被連接件錨固到已硬化的混凝土基材上的錨固組件。世界各國均把錨栓列為關鍵技術和重要材料。上世紀90年代,基於化學錨栓原理上進一步改進的倒錐形膠粘型錨栓在歐洲得到研究和發展。其核心是將錨桿設計成帶錐度的柱體,以此承受在開裂混凝土錨基上的高拉力荷載。倒錐形膠粘型錨栓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注膠槍把混合好的膠體注入孔內,隨即旋轉插入倒錐形錨桿,實現等同於金屬擴底錨栓的鎖鍵式錨固。2000年,這種特殊倒錐形錨栓開始在歐洲官方組織EOTA做適用於開裂混凝土的認證,于2004年通過了世界上第一款特殊倒錐形膠粘型錨栓。2006年,法施達集團將這种先進的設計理念引入中國。

  對於軌道交通來説,提高錨栓在混凝土中的安全系數和應用範圍,是緊固件行業的共同課題。例如高鐵列車牽引的電力線為27.5千伏高壓線,高壓線架設通過隧道時需要靠錨栓固定在隧道頂上來懸挂。現場使用的錨栓不僅要與混凝土牢牢粘連在一起,而且要經得起高壓線拉力、彎矩和高速氣流的衝擊,還要經得起高溫考驗、耐水侵蝕。如這類錨栓的設計、安裝或者原材料達不到品質技術規範要求,出現斷裂或脫落,就會使27.5千伏高壓線斷線或脫落,後果難以設想。

  針對錨栓在軌道交通中安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率先將倒錐形膠粘型錨栓應用到國內建設工程的法施達集團並未停止創新腳步。該公司總經理劉平原帶領研發團隊,積極著手錨栓設計應用方面的技術創新。他們從錨孔底部設計入手,經過上千次的試驗,向市場推出了膠粘-模擴底錨栓專利技術。

  法施達膠粘-模擴底錨栓專利技術適合用於最高安全要求的裂縫混凝土上錨固,具有很高的承載能力,錨固效果可與預埋件相當,能抵抗震動荷載與衝擊荷載。

  近年來,法施達集團參與了《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關於錨栓和膠黏劑的修訂工作,並陸續參與了《鋼結構加固設計規範》、《城市橋梁結構加固技術規程》、《混凝土用機械錨栓》和《自攻型錨定螺栓應用技術規程》等多個行業規範的編寫。同時,他們還參與了京津城際、武廣高鐵、鄭西客專、武廣客專、甬臺溫客專、宜萬鐵路、京石武客專、京滬高鐵、哈大高鐵以及北京軌道交通亦莊線等重點工程建設。

  目前,法施達集團在膠粘-模擴底技術基礎上,根據混凝土結構一般在使用30~50年以後會産生明顯的劣化與損傷情況,已經開發出無需重新鑽孔、可以原位快速更換的第二代産品。下一步,他們還將採用數字化手段,建立遠端線上監控系統,實現錨栓力值實時監控。

  劉平原表示,跟隨國家“2025中國製造”的戰略目標的出臺以及中國高鐵正成為中國製造走出去一張亮麗明片所帶來的商機,法施達集團將依託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多項專利技術,不斷推動軌道交通行業錨固技術創新,繼續向市場推出既可快速安裝承載又精確受力及拒絕腐蝕的産品,為軌道交通維修提供不中斷的技術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