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修于內才能強于外

  • 發佈時間:2015-07-24 09:33:0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胡立彪

  7月22日,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佈。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上榜公司數量繼續增長,今年達到了106家。中石化在榜上排名上升至第2位。從利潤來看,中國工商銀行以447.6億美元的利潤成為今年世界500強利潤最高的公司。

  面對這份榜單,如果只看上面提到的數據,一些人肯定會高興,但要是全面觀照榜單中的中國企業,就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與這個財富榜有緣的中國企業老是那麼幾個熟面孔,而新晉的中國企業,也大都是央企、國企等“國”字號;民企數量極少,可謂形單影隻;且上榜的中國企業有不少屬於那種賠本賺吆喝的主兒(中國鋁業、開灤集團、中國五礦等企業虧損嚴重),其劇情故事老套的結果一猜便知,給人一種“洗洗睡吧”的感覺。

  今年,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提高至237.2億美元,總收入達31.2萬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0.49%。但總利潤比去年減少了14.76%,為1.67萬億美元。這樣的數字對比在上榜的中國企業身上反映尤其明顯。準入門檻抬高,就像計程車提高起步價,看上去是收入提高了,實際上卻是利潤窘迫的反映。有學者表示,這正契合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地位,也跟國內經濟的結構極為相似:數量增加而品質不高、骨架龐大而肌肉不強、外形虛腫而體質孱弱。

  表面上,我國上榜企業的實力增加令人欣喜,但若是從這些企業的所有制性質、産業佈局、盈利能力來説,卻又讓人無以為喜反以為憂。上榜企業多分佈在銀行、能源、通信、保險等領域,代表國家經濟實力的製造業企業較少,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資訊産業嚴重滯後;國有控股的企業多而民營企業少;“國”字號企業實現利潤佔上榜企業利潤總額的絕大部分,而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不足。

  特別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中國製造業企業整體利潤連年下降的情況下,幾家最大的國有銀行營收卻在大幅增長,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賺錢的企業。今年500強中,最賺錢的企業是中國工商銀行,利潤比第二名的蘋果公司多出52.5億美元。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3家銀行也躋身500強中最賺錢10大企業之列。這説明,銀行業與製造業之間的利潤鴻溝在加大,而這種非生産性企業能夠從本來就生存艱難的生産性企業身上汲取超額利潤的現實,不僅會打擊實體企業的積極性,也會反過來影響金融企業利潤的可持續性,使我國製造業等實體經濟變得空心化。

  銀行業吃出贅肉而製造業肌肉萎縮,這不是一個合理的形態。而不合理的典型表現是,企業多“窩裏強”,到國際市場完全喪失競爭力。一般而言,海外營業收入超過30%的企業才算是具有國際經營能力,但中國的國際化公司平均跨國指數只有不足14%,遠低於世界100大跨國公司的61%,也低於同期發展中國家38%的水準。而且,除聯想、華為等少數幾家靠技術實力立足,其他都是以貿易和中間産品為主,缺乏真正的國際化經營能力。而那些“國”字號大企業,多是靠壟斷經營,市場競爭力與企業規模並不匹配。

  説了這麼多喪氣話,當然不是在滅自家威風長他人志氣。就好像蘋果、沃爾瑪等外國企業被查出問題,並不意味著中國企業就會更健康一樣。自家問題自家清楚,而且還得自家解決,與他人志氣實不相干。現在我們已經清楚,我國企業最嚴重的問題,是自我發展、自我創新能力嚴重不足。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先修于內,進行轉型升級,練好內功,打好品質、技術等基礎,才能最終強于外,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