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認證認可助力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 發佈時間:2015-06-03 09:34:2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 越

  百年前,“左挾右帶、控馭便捷”的重慶因對外開埠通商,成為長江上游最大的洋貨分銷中心和土貨購運中心。百年後的今天,重慶又處在了“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國家發展戰略的結點上。作為“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的起點,重慶市沙坪壩區有幸站在了內陸開放的前沿,承載著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重要使命。

  認證認可是國際公認的國家品質基礎,是進出口企業及産品的“護照”和“簽證”,更是發展口岸經濟的技術支撐。在對外經濟工作中,重慶市沙坪壩區面對著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腦等産品通關檢驗新問題,面對著CCC認證(中國)、CE認證(歐盟)、GS認證(德國)、UL認證(美國)、BSMI認證(台灣)等證書互認的新問題。為此,提高對國際認證的認識,加強對認證工作的重視,已經成為沙坪壩區經濟轉型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沙坪壩區將依託口岸優勢,加速開放步伐,不斷加強認證認可工作,助推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服務內陸開放口岸“大平臺、大通道、大産業、大環境”的發展。

  一、推行體系認證,提升管理水準,優化開放“大平臺”

  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的佈局,沙坪壩區重點建設西部現代物流園和西永綜合保稅區兩大開放平臺,同時依託“渝新歐”樞紐的區位優勢,全面建設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西部進口整車國際展示交易中心、內陸國際郵件互換中心、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一批重要項目,著力打造樞紐、口岸、保稅區“三合一”的開放平臺。

  西部現代物流園定位為立足重慶、服務西部、輻射全國,統籌西部物流大通道建設。在重慶市質監局的大力支援下,物流園管委會引入國際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強化幹部職工服務意識,實行“人機聯動”的崗位責任制,縮短了流程審批時間,細化了工作品質考核,減少了管理成本。全面實施5S現場管理,創造整潔衛生的工作場所,提升了口岸國際形象。

  推進開放平臺建設,下一步要總結好物流園經驗,以開展國家級物流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創建活動為契機,推動口岸管理、服務水準全面升級。在政府機構、口岸管理相關單位和入駐企業全面開展品質管理體系認證,提高招商引資的服務效率,增強産品品質的信譽度,提升物流裝運的安全水準。示範引領帶動,在口岸設施、轄區工程的招投標等方面,優先採購使用獲證企業及産品,確保各建設項目保質保量,保障鐵路口岸的安全運作。推動制度創新,促進園區組織機構品質管理體系和績效管理有效融合,在多試聯運、倉儲裝卸、跨境電商、認證諮詢等行業中,總結推廣一批先進典型。

  二、推動國際互認,促進快速通關,暢通物流“大通道”

  通關效率是影響中歐貿易物流時間和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重慶市委、市政府協調“渝新歐”沿途6國海關,促成了6國便捷通關協議,大幅度降低了“渝新歐”運作的時間和經濟成本。2011年,“渝新歐”率先打通了亞歐經濟的陸上通道,架起“新絲綢之路”,改變了過去“內陸開放無通道、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格局,為亞洲經濟注入了強大活力。

  在質檢總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援下,鐵路口岸順利通過西部首個汽車整車進口資格綜合驗收,口岸汽車檢測取得國家認監委大、小“3C”和小批量檢測資質認可。德國寶馬汽車公司投入20輛4系列轎車,順利通過“渝新歐”鐵路試運作。以往進口車輛手續需要1年,而這次只用了1周。截至去年底,全國各地累計開行的中歐鐵路集裝箱班列中,“渝新歐”進出口貨值約佔80%,口岸的集散能力正日益顯現。

  作為重慶鐵路口岸的重要“操盤手”,沙坪壩區在重慶市委、市政府提供良好外部環境的基礎上,提高認證水準,推動國際互認,進一步推動出口商品快速通關,力促“渝新歐”物流大通道更為暢通便捷。主要抓好3方面工作:一是結合“渝新歐”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特點,主動引導園區和進出口企業通過國際品質、能源、環境管理等體系認證,提高企業管理水準,提升對接國際標準的能力和水準;二是各職能部門互相協作,主動為企業提供全程指導,幫扶出口企業實施國際認證,合理規避進口國技術貿易障礙;三是積極配合重慶市委、市政府談判和建設進程,深化與“渝新歐”鐵路沿途國家認證認可合作,促進檢驗檢測國際互認,推動認證一體化。

  三、保障産品品質,接軌國際標準,佈局升級“大産業”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深度結構調整期,國際産業分工格局加快重組,各種顯性和隱性貿易壁壘頻現。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慶經濟外向度從原來的15%上升到去年的50%左右,原因就在於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用技術和品質鞏固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勢態。

  沙坪壩區作為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一極,堅持口岸建設與功能區建設、産業轉型升級互動共進,依託全國鐵路運輸樞紐、西部最大的鐵路樞紐編組站和重慶鐵路一類口岸資源,規劃佈局了“兩帶三集群”産業發展格局,已引進惠普、富士康、廣達等企業,形成資訊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3大産業。

  致力外向型産業發展,培育內外貿易一體化標準管理企業。園區和口岸要搭建好物流服務標準化資訊公共平臺、筆記型電腦標準資訊公共平臺,為企業提供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通報國際相關認證檢測資訊。發揮沙坪壩區教育培訓特色産業,加強“認證服務+教育培訓”産業引導,吸引國際國內著名認證公司聚集沙坪壩區,開拓電腦、物流、金融、會展等行業國際認證和人力資源資格培訓,提升認證認可對區域産業發展的拉動作用。大力實施“品質強區”戰略,加強名牌産品培育,引導企業廣泛開展強制認證和自願性認證,提升“重慶造”美譽度,向中亞以及歐盟輸出中國品牌。

  四、加強口岸監管,維護市場各方利益,營造發展“大環境”

  鐵路口岸作為現代物流産業的核心,需要借鑒國際國內科學管理手段,提高通關檢驗和物流服務的監管水準,維護市場競爭活力,保護各方合法利益,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政府職能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口岸監管,創新監管模式。一是全面簡政放權,在工商登記、生産許可、海關通關、檢驗檢疫等領域開展一系列的改革創新,實行“一口受理”“先證後核”“先入區、後報關”“單一窗口”監管模式。二是提升電子監管資訊化水準,建成西永、兩路、寸灘與口岸保稅區之間的專用通道,完善海關通道電子監管系統,使得進出口貨物實現生産、庫房、港區與口岸的無縫銜接。三是加大對歐盟和中亞地區,特別是俄羅斯、伊朗等國技術貿易法規的研究與應對力度,向社會公佈認證認可資訊,增強中外貿易商信心,促進“渝新歐”回程貨物組織。四是推動完善區域協作聯動機制,實現與國內其他口岸的監管資訊互通、結果互認、執法互助,促進重慶鐵路口岸建設成為西部進出口商品的分撥中心。

  發展物流最忌單向運輸,而中歐班列普遍面臨著回程貨物不足的問題。為優化運作線路,降低物流成本,重慶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多項創舉,與多國組建了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在沿線建成10個貨物集散中心等。目前,園區正加緊推進鐵路保稅物流中心、進口整車交易中心、國際郵包運輸等項目。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口岸政策與資源優勢,增加進出口商品法檢目錄,簡化檢驗檢疫手續,縮短産品進出口週期。鼓勵大眾開展跨境電商創業,創新零星貨物集散方式,集聚“螞蟻搬家”效應,驅動搭界“網際網路+”的經營新業態,打造中國西部外貿企業的最佳發展區。

  (作者係重慶市沙坪壩區委書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