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標準化原野上的耕耘者

  • 發佈時間:2015-05-27 09:33:4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美質檢人

  □ 陳國國本報記者龔琛虎

  如果把標準化事業比作是一片廣袤的原野,那麼這片原野上太多的領域等待人們去開墾耕耘。而從事標準化工作的王章清在這片原野上已經勤勞耕作了35個春秋,從血氣方剛的青年成為年屆古稀的老者。

  1977年,那時的王章清已經在西河機械廠工作了7年。當時,江西省第4監獄(現為洪城監獄)下屬的西河機械廠正在生産Z3035型號的搖臂撞床,該廠生産的撞床零件中用來固定主軸的主軸箱是3孔和4孔的,而當時的國家標準只涉及了二孔的不同軸度的標準,這影響了該廠的正常生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身為生産一線的技術員,王章清查閱各種資料,並請教了一位江西工學院的教授。之後,他就此寫了2篇論文,西河機械廠也順利生産出了一台樣機。同年,江西省首屆工業學大慶代表大會召開,因為成功攻克技術難題,王章清作為代表見證了那個時代的光榮時刻。“我戴著大紅花參加了遊行,現場打鼓敲鑼的,十分熱鬧。”説到這,他喜笑顏開,依然抑制不住喜悅的心情。這一不尋常的經歷,使得王章清對標準化工作産生了興趣。

  1980年,王章清37歲這一年發生了兩件事,使他和標準化工作結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當時,全國18家生産搖臂撞床單位組織召開三化圖紙審定會,對機械的圖紙介紹進行審定。王章清受邀參加了審定會,帶去的Z3035型搖臂撞床的檢測方法圖紙成功獲得認可,這件事再一次鼓舞了王章清。同年,江西省標準化協會開始籌備,憑藉著對標準化工作的熱愛,王章清有幸成為該協會首批會員。從此,標準化成為了王章清生命中重要組成部分。在那些鏗鏘歲月裏,王章清主導或參與制定了30多項標準,其中20多項標準是在任職江西省標準化協會時參與編撰。據王章清回憶,自己最忙的時候,一年制定了9項標準。

  雖然十分熱愛標準化事業,不過王章清也承認標準化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撰寫標準化論文十分枯燥,每篇論文的撰寫時間至少要2個月時間。寫到疲憊時,他就直接睡在書桌上。後來,王章清患上了冠心病,不能長時間寫作論文,論文的寫作速度隨著慢了下來。即使是這樣,他仍堅持獨立撰寫、參與撰寫了30余篇標準化論文,其中有11篇論文在中國標準化論壇上獲獎。2014年第11屆中國標準化論壇召開,他的論文再次獲得特等獎,這已經是他第4次獲得這項最高獎項。王章清説:“當我的論文獲得了認可,對生産發揮了作用,就覺得前面經歷的勞累和痛苦都值得。”2014年,他參加江西省水利廳的《江西省水利樞紐庫區抬田工程技術規範》審查會,發現受審系列標準滯後現行國標9年之久,於是及時提出修改意見。如今,年屆古稀的他,仍然擔任江西省標準化協會第7屆副理事長,心甘情願地在標準化的道路上發揮餘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