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打擊網路侵權刻不容緩

  • 發佈時間:2015-04-29 09:33:4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王惜純

  4月22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發起的“中國國際智慧財産權維權監測平臺(426so平臺)發佈會、中國國際影視版權監測維權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主辦方發佈的數據顯示:《失孤》3月20日上映第3天22時,出現首個可下載傳播源;《王牌特工:特工學院》3月27日內地上映第3天,出現首個可下載傳播源;《戰狼》4月2日上映當天18時,出現首個可下載傳播源;《速度與激情7》4月3日美國上映當天,國內出現首個線上播放傳播源,比內地上映時間提前9天。

  據介紹,中國國際智慧財産權監測維權平臺,又稱426so平臺,是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臺旗下子平臺,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臺是由中宣部出版局列入《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文化市場建設工程。擬發起的中國國際影視版權監測維權聯盟,是以保護影視版權為目的的互助維權聯合體,旨在依託426so平臺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聯合有關影視版權人、影視製作機構、維權組織和法律服務機構,共同打擊網路影視版權侵權盜版行為,監測和遏制網路盜版、盜鏈、超授權範圍使用等侵權行為,最大限度減少版權人的損失,切實保護影視版權人的合法權益。

  為了打擊網路侵權盜版,維護市場秩序,2009年開始,國家版權局就加強視頻網路版權管理,採取主動監管措施,如約談有關網路企業,要求相關企業按月提交相關作品的版權證明文件,未取得合法授權的作品不得上線等。但一直以來,版權糾紛因取證難、定性難、法律適用複雜,辦理難度非常之大。尤其是通過資訊網路實施的版權侵權行為,電子證據極易滅失,且證據鏈條長、關聯性差,當事人設置的技術屏障多,給行業監管帶來挑戰。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副主任龍昌明介紹説,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網路版權的保護變得日益重要,該平臺的監測能力曾為“凈網2014”專項行動提供了技術支撐。在針對快播等大型媒體平臺的監測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核心監測能力和技術特點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和體現,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表揚。

  目前,426so平臺基於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臺前期工作成果,已形成針對院線新上映影片的網路防盜解決方案,為各類版權人提供監測維權服務,提供作品傳播監測、盜版預警、盜版源頭追蹤、侵權證據固定、損失評估、舉報清除、訴訟維權等一系列服務。能夠配合新片上映時間,及時斬斷網路傳播魔手,盡可能將網路盜版損失降至最低。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理事長費玉珍表示,雖然我國近幾年影視版權的保護力度在逐年加強,但網路盜版技術也在不斷變化,給版權人造成巨大損失,鋻於此,依託426so平臺發起組建中國國際影視版權監測維權聯盟。費玉珍説:“未來,隨著産業的健康良性發展,音像出版及視聽産業將成為萬億産值的新産業,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臺將始終如一地為産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此外,主辦方表示,影視版權領域的版權人、版權機構、行業協會、律師事務所、維權組織、智慧財産權機構等都可自願加入聯盟,聯盟將通過426so平臺為成員單位提供免費的監測報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