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巾幗多奇色 筆墨寫真情

  • 發佈時間:2015-04-13 09:33:1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白彬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開明書畫院常務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政協書畫院委員、北京市中小學《書法》教材副主編。

  □ 楊廣馨

  綜觀我國書法發展史,從古至今有很多女書法家活躍在書壇上,如東漢末年書法上造詣很深的蔡文姬,東晉筆法古樸書體自然的衛夫人,唐代開女子寫碑之先河的武則天,元代字體清麗幽閒管道昇,以及對清代書壇産生重大影響的張綸英……及至今時,更有肖嫻、肖瓊、林岫、孫曉雲等著名女性書法家,成為書法藝苑中的朵朵奇葩,散發著馨香。她們為傳承書法藝術、弘揚書法傳統文化,為哺育後人傾注了心血,在不同時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白彬華便是當今活躍在中華書壇的一位女書法家。

  白彬華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曾祖父白恩佑為清代咸豐年間翰林,擅長書畫,在當時頗有名望,很多墨寶流傳至今。其父喜好書畫,其長兄白伯驊是當代著名人物畫家、書法家。在這樣一個具有濃郁藝術氛圍的家庭環境中,白彬華自幼秉承家訓,聰慧好學,深受其家庭熏陶和感染,對書畫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她自幼隨父臨習漢隸,繼之又從魏碑入手,臨習楷書。

  在書法研習的過程中,白彬華無暇追風求怪,常常沁潤在歷代碑帖中,以古人為師,經年研習,筆耕不輟。白彬華臨摹文徵明的離騷經,惟妙惟肖;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得其神韻;她無數遍臨摹米芾的《苕溪詩》、《蜀素帖》,細心揣摩米字的結體、用筆特點,不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同時不斷兼收並蓄,多家融合,追求宋人意趣和文人情懷。春夏秋冬,稍有閒暇,鋪紙研墨,用一隻毛錐,寫一幅中堂、幾張斗方和圓光,探索創作的各種樣式,在黑與白、點與線的千變萬化之間孜孜以求,臨習中感悟書法中的屋漏痕、錐畫沙、折釵股……得其所樂。常常為一個筆畫的形態,一個字的結體、一行字的變化、通篇字的章法反覆揣摩,廢寢忘食。幾十年的磨礪,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白彬華終於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藝術風格。

  白彬華重視博觀,通覽不同時期的碑帖滋養自己,以提升自身的書法造詣,對我國歷代書法風格、特點,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闡釋。她喜歡文學,對唐詩宋詞愛不釋手,自己還經常寫首小詩,抒情達意;她喜歡畫畫,經常拿起毛筆畫幅小寫意體驗書畫同源意趣;她喜歡聽音樂,常常在音樂的旋律中感悟節奏韻律的美;她喜歡看舞蹈,在觀賞中揣摩動與靜、張與弛的豐富變化。她努力吮吸著書法姊妹藝術的有益營養,她把自己對詩詞的品味、對音樂的體驗、對舞蹈的感悟和對繪畫的理解,融合在書法之中,可見她的綜合審美涵養和文化底蘊。

  多種文學藝術的修養,相得益彰的融合,體現在她的書法作品之中,使她的書法作品藝術語言豐富生動,許多作品字的大與小、欹與正,線條的輕與重、粗與細,墨色的幹與濕的變化十分豐富,給人一種節奏韻律的美感和書風純正,清雅、逎勁有力的藝術效果。從結字、筆法到章法,既充滿了古人之意,又融入了時代精神,有鮮明的個人追求。她的小楷追求工整、端莊精勁,古樸典雅;行書散發著一種文人情懷,筆勢跌宕秀逸、淡雅高致,大有晉人、宋人及明清的遺韻;她的魏碑端莊遒勁,大氣舒展,追逐著古人的遺風。美術評論家齊建秋先生這樣評價她的作品:“白彬華的書法作品用筆遒勁有力,書風高古”。著名畫家馬海方先生用“功底深厚、既有女性的陰柔之美,又有陽剛遒勁之美”來讚揚白彬華的書法作品。

  執著的追求與敏銳的悟性,使白彬華在書法道路上越走越寬闊,取得了顯著成績,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家和北京市的書法作品展,屢獲一等獎,入選書法作品集。近年來先後赴日本、南韓、台灣、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藝術交流,書法作品曾屢次赴南韓、德國等地展出,並被海內外收藏家廣泛收藏。

  (本文作者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