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歐洲三國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掃描

  • 發佈時間:2015-04-03 09:36:4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劉 展 龔潤軍 張雅婕本報記者 楊 蕾

  檢驗檢測認證在我國還屬於新興産業,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也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有千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産業和市場。

  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市場化程度高

  德國、丹麥、波蘭三國都是市場經濟國家,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比較完善的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同時在涉及食品安全國家安全等特殊領域保留了適度少量的政府實驗室。三國的檢驗檢測和認證收費,均是市場定價。三國都是歐盟檢驗檢測認證體系的成員國,都不同程度地參與歐盟檢驗檢測認證標準的制定,並借助歐盟檢驗檢測認證標準統一互認的優勢,極大地促進本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本國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做大做強,培育了一些國際認可、世界知名、覆蓋全球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

  德國T?V萊茵集團、瑞士通用公證行(SGS)、DNV GL船級社、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都是實力雄厚、行業領先、世界著名、具有眾多跨國業務的公司。這些公司都經歷了由非營利機構向市場化企業轉變,由單一業務向多元化、寬領域業務擴展,由本土化向國際化拓展,走出了一條適應行業發展趨勢和國際化發展要求,不斷轉換體制機制,不失時機優化重組,遵照市場規律做大做強的成功路子。這些公司都在我國設立了分支機構,其中SGS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已達55個,實驗室107個,員工1.4萬名,2013年在華收入近50億元人民幣。

  政府重在制定規則強化監管

  三國政府對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干預較少,其定位主要是根據歐盟有關條約制定本國法律法規、規範市場秩序、處罰違規行為。對於具體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更多的是認可約束、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其中,認可的約束與監督作用十分重要。按照歐盟要求,各國只能有一個國家認可機構,實行統一認可。丹麥經濟與商業增長部、德國經濟能源部、波蘭經濟部是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的監管部門,負責具體工作的處(室)主要通過監督國家認可機構,實施對行業的宏觀管理和間接管理。丹麥經濟與商業增長部安全技術局與國家認可機構(DANAK)簽署協議,授權其統一開展認可業務,並對其實施監督。德國認可委員會(DAKKS)、波蘭認可中心都是本國的唯一認可機構,也是得到政府授權的非官方機構,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受經濟部監管。此外,在特殊的安全領域,政府有時會直接實施監管。美國飛行安全領域的檢測認證早期曾授權委託給UL,後收回由交通部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直接進行檢測認證和監管。

  規則統一法律標準體系完善

  在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發展方面,歐盟建立了集中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基礎條約、條例、指令和決議等。2008年7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通過了《關於認可和産品行銷相關市場監督的要求》(765/2008/EC),各成員國按照該要求實施監督。在標準制定方面,歐美國家普遍實行“自下而上、從上到下”的形成過程。早在1985年,歐共體理事會通過了《關於技術協調與標準的新方法》(85/C 136/01),明確了技術法規制定的基本要求,各成員國按照統一的“協調標準”制定本國的標準體系。波蘭經濟部産業創新司司長Grazyna、美國UL丹麥公司總裁Gitte Schjtz介紹,標準制定更多的是基於市場自身需求,一般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協會提出企業標準和行業標準,經政府採信後上升為國家標準。由於國與國之間存在差別,在歐盟層面進行標準協調,待協調一致後,再由各成員國轉化為統一的國家標準。

  第三方機構佔主體

  丹麥國家認可機構(DANAK)認可的314個實驗室中,私人公司196個,佔62%。德國T?V萊茵集團、美國UL都由原來的非營利機構轉為營利性公司。UL總裁兼CEO Keith Williams認為,私立機構獨立性、公正性、權威性較強,可以根據市場變化快速決策,自主決定投資方向,更具有競爭優勢。中檢集團法國公司總經理于希平介紹,義大利最大的檢驗檢測公司RINA(義大利船級社)最初隸屬於交通部,2004年完成私有化。此外,三國雖設有少量政府實驗室,但不做一般性檢測業務,主要承擔檢驗檢測方法研發等職責,為政府制定政策法規、實施日常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通過整合做大做強

  SGS波蘭公司總裁Jean Luc介紹,瑞士5年前共有實驗室約2000個,經過整合重組,減少到1200個。1993年,丹麥最大的認證機構DEMCOA/S私有化,並被美國UL收購,安全認證業務擴大到歐盟市場。丹麥政府給DEMCOA/S 5年補貼,對員工福利予以保留。DNV是北歐最大的船級社,業務優勢在船舶入級,GL是世界頭號各種集裝箱船船級社。為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DNV 2006年開始與德國政府、GL談判,2012年兩家船級社完成合併。兩家合併時,首要考慮的是兩個公司管理層的合併、發展戰略的統一,並注重“四個融合”:一是職工隊伍融合,讓每位員工在公司裏都有位置;二是資訊系統融合,形成統一的數據平臺;三是主體業務融合,選擇重疊度高、具有競爭力的業務進行合併;四是工作層面融合,包括法律實體、辦公場所、廣告等方面的統一。目前,該公司在海事、油氣、能源技術、管理體系等檢測認證方面均居全球領先地位。

  多元化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全球檢驗檢測認證業務逐步從單一領域向多領域拓展,從生産消費和貿易領域向設計製造、勘探開發等産業上游延伸,從傳統的品質安全向低碳環保等新安全領域發展。為適應這種新趨勢,UL、SGS、DNV GL等跨國公司都加強了多元化一站式服務能力建設。T?V萊茵集團業務橫跨工業服務、移動産品、産品檢測、醫療衛生、培訓諮詢和體系認證六大領域,檢驗檢測實行從原材料、設計、製造、銷售到召回“一條龍”服務。他們開發了3D模擬檢測技術,與實物檢測吻合率達98%,縮短檢測時間1/3,幫助客戶減少設計重復,節約了成本。歐盟還將推出“碳標簽”制度,把生産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産品上標示出來,引導低碳消費,也將給檢驗檢測認證多元化發展帶來新空間。

  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

  T?V萊茵集團在智慧電網智慧家居等領域進行了15年無線産品檢測技術的研發,可以對病毒入侵、晶片語言格式等進行測試,為網路安全提供支撐。DNV GL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5%(1.25億歐元),重點進行戰略性檢測技術攻關和創新。他們還加強現代新型設計,率先發佈以液化天然氣為推進燃料的船舶檢測規則和技術標準,幫助新船減少35%的二氧化碳、90%的氮氧化物排放。同時,這些機構高度重視人力資源開發。UL、SGS等平均培訓費用佔營業收入2%以上,其中用於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費用比例更大。通過培訓,儲備一批創新人才和管理骨幹。

  世界著名檢驗檢測機構收入比較表(單位:億歐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