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部分碧璽産品以假充真或摻雜摻假

  • 發佈時間:2015-04-01 09:34:5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蔡美萍

  碧璽産品為近年興起的非主流珠寶玉石,消費者在這方面反映的問題較為集中。日前,江蘇省質監局對江蘇境內生産、銷售的碧璽産品開展了監督抽查。共抽查32家企業生産銷售標識為“碧璽”的産品32批次。抽查結果顯示:3批次産品存在以假充真現象,3批次産品存在摻雜摻假現象,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本次檢驗通過肉眼觀察、放大檢查、折射率、光性特徵、多色性、吸收光譜、紫外熒光、紅外光譜等手段,依據GB/T 16552-2010《珠寶玉石 名稱》、GB/T 16553-2010《珠寶玉石 鑒定》標準對抽取的標識為“碧璽”産品的材質進行了鑒定。

  經檢驗,32批次産品中合格26批次,合格率為81.3%。其中,生産企業抽查5批次,均合格;實體店抽查5批次,合格4批次,合格率為80%;電商平臺抽查22批次,合格17批次,合格率為77.3%。

  江蘇省品質技術監督珠寶産品質檢站站長沈兆龍介紹,本次監測不合格産品中有3批次産品存在以假充真現象,即用較低檔次寶石經過人工處理後冒充天然碧璽産品。一是用廣泛存在的低劣的石英岩經染色後冒充巴西進口天然碧璽;二是用水晶經淬火染色後冒充天然碧璽。

  其次是摻雜摻假。本次監測不合格産品中有3批次産品存在摻雜摻假現象,即碧璽珠鏈産品中夾雜其他寶石品種,如石榴石、水晶、水晶與石榴石或碧璽的集合體等。

  另外,在産品標識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無標識。部分實體店、多數電商平臺銷售的産品上沒有産品名稱和執行標準標注,多數電商平臺銷售頁面上也沒有執行標準的相關説明;標識不符合規定。部分電商平臺銷售的産品名稱不能反映産品的真實屬性。如産品名稱標注“碧璽手鍊”,卻在網頁不起眼的地方標注“材質:水晶”,如同産品名稱標注“鑽石”,卻在説明中標注“材質:玻璃”,屬欺騙行為。誇大標識。在無國家標準、企業標準依據的情況下標注碧璽屬幾A級産品。

  在産品品質方面存在相關問題:用材差。部分産品由碧璽下腳料製成,透明度差、裂紋多、雜質多;工藝差。部分産品加工工藝太差,如珠制不圓、鑽孔偏心等,影響使用。這些産品網上銷售使用的圖片往往經過PS處理或取向拍照,美化材質、掩蓋缺陷,實際到手的産品與宣傳的相差很大。

  沈兆龍建議消費者從持久、主流的銷售渠道選購碧璽産品,慎從旅遊景點、網店選購碧璽産品。從網店選購時,應查證銷售單位營業執照,瀏覽所有頁面,注意産品材質相關説明。索要銷售發票,註明産品明細及提供産品檢驗合格證明。

  此外,可掌握簡單的染色倣品的識別方法。透光觀察,染色處理的倣品顏色分佈于礦物顆粒間隙或裂隙中,而天然碧璽的顏色為礦物晶體本色。

  還可以適當了解碧璽産品簡單的品質評價方法。碧璽珠鏈産品可以從粒徑、顏色、透明度、凈度及工藝5個方面進行品質評價。粒徑越大、紅色或紫紅色越多越艷、透明度越高、雜質或裂紋越少、粒圓孔正為優質産品,反之品質較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